关于印发《激发创新动能 引领时尚潮流 加快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8-26)

沪商商贸〔2022152

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区人民政府:

《激发创新动能 引领时尚潮流 加快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代章)         

                                202284日             


激发创新动能 引领时尚潮流加快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

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根据《上海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沪府办发〔2021〕24号),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丰富品牌供给,建设高标准的现代流通体系,推进商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激发创新动能,更好引领时尚、定义潮流,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出如下措施。

一、持续办好“五五购物节”,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聚焦大消费、强化大联动、开展大传播,全面提升“五五购物节”影响力。办好“上海时装周”秋冬、春夏发布会。推出“金秋购物旅游季”“拥抱进博首发季”“网络购物狂欢季”和“跨年迎新购物季”等四季促消费活动。发挥好电子消费券的撬动效应,推动线上线下消费互动,营造一批消费热点。

二、实施《上海市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打造国际化、多层级、特色化城市商业空间体系。加快推进“一江一河”交汇区域和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国际消费集聚区建设。推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数字化示范区”。支持各类商圈差异化发展,推进建设数字商圈,创建一批国家智慧商圈(商店)。发展夜间经济,推出一批水岸夜生活体验区。打造一批主题型特色商业街区。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力争每年新增2个区入选国家级培育建设试点,每年新增20个以上市级示范社区。支持五个新城提升商业基础设施能级。

三、放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支持国内外知名品牌在沪开设首店、旗舰店,举办新品首发、首展、首秀、首演活动。支持电商平台打造全球新品网络首发平台。支持中高端国际品牌在重点商业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区举办快闪活动,吸引国际新品牌注册落地,培育集聚品牌总部。支持“上海时装周”加强与国际知名时装周合作,对接“上海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打造时尚产业链与生态圈。

四、支持具有引领性的本土品牌在境外开展具有影响力的营销活动,在境外重点商业地标开设品牌旗舰店。用足用好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老字号开发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打造首店、旗舰店。举办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老字号馆等活动。认定新一批上海老字号。

五、支持智慧零售、跨界零售、无人零售、绿色零售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大力推广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穿戴产品等智能终端产品。支持企业应用区块链、增强/虚拟现实(AR/VR)、全息投影等新技术,打造数实结合、创新多元、体验丰富的消费新场景。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直播电商园区和基地,推动进口商品直播基地建设。

六、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扩大汽车消费政策。鼓励各区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开展汽车品质消费示范区创建,打造汽车消费集聚区。推广新车销售网签,优化汽车消费环境。放开国五二手车迁移,促进汽车更新消费

七、打造国际美食之都。围绕各国特色美食、餐饮文化、餐酒搭配、风尚茶饮、品质咖啡等,推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环球餐饮美食街、美食集聚区、特色市集等,推动消费供给,创新消费模式,将上海逐步打造为全球餐饮风味集聚中心、美食潮流发布中心、餐饮文化交流中心和餐饮专业技能人才培育中心。

八、积极创建“绿色商场”,支持商场、超市和电商平台设立绿色低碳产品销售专区,积极推广绿色低碳产品。开展“绿色消费季”活动,实施家电以旧换新计划,对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节能产品等消费按规定予以适当补贴,支持大型商场、电商平台等企业以打折、补贴等方式开展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和电子消费产品促销等活动。引导成立“绿色消费产业联盟”,发布大型商场绿色指数。

九、支持企业以多种方式发放消费优惠券。对具有市场引领性的创新业态、模式以及创意活动,并对消费市场增长有突出贡献的企业适当予以支持。

十、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搭建支付为民等金融助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合作平台,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商业业态模式创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优惠贷款利率,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商业城市更新、特色商业街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等重点项目。

十一、实施本市高精尖紧缺人才引育各项政策和计划,培育一批具有跨领域、跨行业资源运作能力的复合型商业人才,吸引一批引领新模式、新业态开发的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一批引领潮流专业设计、专业经纪、数字营销、品牌推广等时尚创意人才。

十二、持续发布重点商圈“上海购物”诚信指数报告。大力培育“放心消费创建单位”。发起成立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基金会,创新社会治理。开展国家标准化试点,围绕直播电商、内外贸一体化、特色商业街区、首店首发等新兴、重点领域出台一批行业标准。

市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责,加强配合,加大政策宣传贯彻力度。各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出台配套政策,把握政策时效,确保政策有效传导至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动能。各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联系市场主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指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支持政策。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政策性文件留言咨询

(注:1.只接收对该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咨询;2.留言时请注明政策性文件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