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商务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3-06-09)


2023年上海市商务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商务工作,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提升国际贸易中心能级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商务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助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新征程上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一、深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

1.加快落实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扩大开放政策。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积极对接CPTPP、DEPA等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行更大程度开放压力测试争创“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推进浦东核心功能区建设,联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辐射带动全市及长三角地区积极发展“丝路电商”,打造国际经贸合作新渠道和新引擎

2.精心办好第六届进博会落实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总体方案的部署要求贯彻实施《上海市服务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条例》,固化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推进进博会“越办越好”。做好进博会外宾接待及外事服务保障工作。继续做好上海交易团组织工作,力争采购成交量质齐升。持续放大溢出带动效应,打响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品牌。精心举办“2023上海城市推介大会”,全面展示上海的投资机遇和发展潜力。继续办好进口嗨购节、国别商品文化缤纷月等主题活动,发挥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重要平台作用不断推动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

3.支持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打造贸易新平台。提升虹桥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能级。扩大北斗西虹桥地理信息服务出口基地规模。加快发展壮大全球数字贸易港,提升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数字贸易龙头企业集聚度,在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等领域加快探索。

4.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高质量发展。鼓励引导本市企业赴“一带一路”沿线开展贸易投资,加强绿色低碳产业链合作,支持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建设标志性项目和“小而美”民生工程。优化“走出去”服务保障体系,健全境外项目安全及权益保护工作机制,加强对外投资监管和风险防范。

5.推动长三角商务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贯彻落实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聚焦商务领域共同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任务清单,高水平共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协同办好进博会、中东欧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加强三省一市在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老字号发展、消费促进等方面的合作。

实施“消费供给结构优化”行动

6.落实扩大消费政策措施持续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精心策划组织第四届五五购物节等重大活动举办商业创新大会持续扩大全球新品首发季、上海时装周等活动影响力挖掘壮大首发经济、品牌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加快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能。促进汽车、绿色智能家电和家居等大宗消费。加快恢复零售、餐饮和家政服务业,支持连锁企业探索折扣店、会员店业态,加强自有品牌建设。支持消费市场创新发展,对具有市场引领性的创新业态、模式及创意活动以及对消费市场增长具有突出贡献的企业适当予以支持。

7.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加快电子商务模式创新,鼓励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新业态,扩大综合百货、药品、生鲜等即时配送场景应用持续开展数字消费活动,举办第三届“数字生活节”“11直播月”等活动,打响数字消费活动品牌。鼓励支持商贸企业数字化应用。出台直播电商基地评估办法,认定一批新的直播电商基地。推进天猫、得物等建设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网络首发平台。促进绿色消费,实施好节能家电补贴、环保替换包装等促进绿色消费政策。创建国家级绿色商场,宣贯绿色餐厅标准,推广绿色包装,引导扩大绿色低碳消费品有效供给,拓展绿色消费应用场景。

8.集聚全球消费资源。支持浦东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实施全球消费品牌集聚计划,围绕“全球购、零时差”推出一批标志性开放举措。聚焦外高桥、虹桥、淮海新天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一区一特色”的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格局,提升进口集散功能深化全球新品首发地建设,支持7个“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引进更多全球新品牌。依托上海老字号品牌馆二期建设,持续深化老字号改革创新。培育一批网络新消费品牌。加快离境退税网点布局,促进免退税经济发展。提升上海钻石交易所和中国(上海)宝玉石交易中心两大国家级平台能级。

9.创新消费场景推动实《上海市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年,重点打造东西两片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和多个国际消费窗口。加快推进南京东路世纪广场改造升级项目等一批新项目新载体建设,提升北外滩、苏河湾等10个水岸夜生活体验区能级。推动五个新城和南北转型区域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更多商旅文消费新地标。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增强社区商业“一站式”便民服务和生活物资保障供应功能。推动浦东、黄浦、静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数字化示范区”加快建设,在集聚数字商贸主体、打造数字消费服务场景和品质高地形成示范效应。实施数字商圈导则,持续推进智慧商圈建设。

实施“商贸流通创新扩容”行动

10.扩大商品市场规模。落实扩大汽车消费政策措施发挥浦东、嘉定等区汽车制造与贸易优势,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促进汽车梯次消费、循环消费稳步扩大大宗商品交易规模,支持各区在资金支持、金融服务、仓单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与配套服务。大力培育更多高能级市场主体,开展新一轮贸易型总部与民营企业总部认定工作。

11.培育高能级商品交易平台。深入实施商贸物流高质量专项行动,加强商品市场优化升级试点建设,推动浦东新区提升大宗商品贸易创新生态集成区能级,支持普陀区深化建设有色金属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区、宝山深化钢铁领域平台经济示范区和示范企业创新发展。加快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中心建设,扩大“清算通”业务规模,推动上海国际油气交易中心能级提升

12.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建设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打造一批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建立健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形成一批试点经验和示范案例。全面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等国家级试点示范工作

四、实施“货物贸易优化升级”行动

13.全力稳定外贸基本盘。充分发挥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物流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叠加效应。会同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中国轻工进出口商会以及市贸促会等组展机构,围绕重点市场、重点行业,以海外重点展会为支撑,支持企业赴外洽谈参展,举办“出海优品 云洽全球”系列活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抢订单、扩产能、增份额,加快优化外贸结构。持续推进“四个一百”专项行动,支持各区和重点区域加大贸易招商力度。提高出口附加值,推动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品出口。加强外贸企业物流服务保障,推动中欧班列“上海号”增加开行频次,增加中欧班列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运输能力。

14.加快新型国际贸易扩容。进一步提升离岸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度,做大离岸贸易规模。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集聚和培育海外仓企业主体,探索建立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新认定一批国际分拨示范企业,提升国际贸易分拨业态能级。争取二手车保税维修项目尽快落地临港新片区,加快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再制造件按新品实行进口管理试点。持续扩大保税燃料油加注规模。

15.大力推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本市线下展会恢复举办。全力保障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等一批重大展会安全有序举办,大力吸引国际知名展会、会展企业和专业机构落户上海,积极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关注度和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展会,不断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继续用好“云上会展”等平台,促进线上、线下展会联动,持续推动本市会展业数字化发展。

16.持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落实全面推进口岸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打造智慧口岸大数据底座推进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海铁联运等一批口岸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推动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迭代建设,推进面向货主企业的移动平台、上海口岸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跨境互助通关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构建“单一窗口”服务新模式,打造“单一窗口”线下服务站。组织开展世界银行宜商环境评价体系对标改革和试评估工作。

17.提升国际经贸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国际经贸安全政策和规则研判,跟踪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国际新规发展,研判主要经济体在芯片、生物经济等领域贸易产业政策变动,分析防范应对限制性措施影响。启动开展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评估。持续做好上海及长三角产业安全监测,做深做实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一区一品”品牌。全面提升上海国际经贸合规能级。实施经贸摩擦新形势应对能级提升专项行动,提高新型贸易限制措施和海外边境执法应对质效。不断优化贸易调整援助、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等公共服务。

五、实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行动

18.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组建跨部门工作专班,部门联动协作。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推动《上海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各项任务深化落实。扩大服务贸易开放,提升服务贸易便利度,探索开展数字人民币结算应用,发展“保税+”等服务贸易新模式新业态。围绕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高端产业,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

19.大力发展数字贸易。优化数字贸易发展促进政策。加快建设上海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加快集聚和培育数字贸易标杆企业,推动对标DEPA的电子口岸数据联通等功能项目落地实施。支持上海市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跨境数据流通)开展数字贸易相关标准研究。举办第二届上海数字贸易论坛,打造数字贸易品牌活动。

20.建设服务贸易重要载体。提升数字服务、理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中医药服务、语言服务等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能级,强化贸易促进功能。推动浦东、虹口等区域打造服务贸易集聚区。发挥市级服务贸易示范基地作用,进一步集聚服务贸易资源。

21.加快特色领域发展。推进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培育一批文化贸易品牌,支持徐汇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打造全球动漫游戏原创中心核心承载区,支持仓城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加快推进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技术贸易能级,培育一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实施“利用外资筑基引强”行动

22.发挥开放型经济优势吸引更多外资。依托浦东引领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对接跨境贸易、离岸贸易、保税维修等业务开放和便利化政策,吸引更多外资主体和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加强美国、欧洲、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推介和目标企业拜访,吸引扩大绿地投资。强化全市外资招商统筹,制定《上海市外资招商引资工作行动方案》,继续深化与驻沪领事机构、外国商协会的常态化交流,发挥全球投资促进网络渠道优势,在深化经贸投资合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升招商引资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大全“3+6”新型产业体系及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产业招商力度。开展境外投资者境内利润再投资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宣传和落实鼓励外资企业再投资。抓住跨国公司并购重组机遇,大力吸引和鼓励新的业务板块落地上海。

23.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强化专班和专员服务机制,推动重点外资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和投产。畅通市领导对话跨国公司500强高管、政企沟通圆桌会等交流渠道,稳定在沪外企投资发展信心。完善重点外资企业市区两级专员服务机制,依托长三角三省一市外资工作交流合作机制,保障外资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外资企业投诉机制作用,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

24.加快总部经济提质增效实新一轮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支持政策,夯实总部服务专员机制,持续开展总部走访,做好政策落地宣传培训,培育认定一批事业部总部企业。细化外资开放式创新平台政策制度供给,鼓励和支持外资开放式创新平台发展。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

25.培育高级本土跨国公司。发挥重点区域的特殊政策和功能优势,加快吸引、培育、集聚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能级本土跨国公司。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载体,与长三角商务主管部门加强联手,鼓励长三角企业抱团入驻、联动发展,鼓励在重点产业领域开展投资并购。

七、实施“商务便民惠民利民”行动

26.持续优化特大城市保供体系。紧密衔接全国主产区建立保供稳价应急调拨沟通机制。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空间布局规划落实落地。开展“新建示范性智慧菜场”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工作。深化主副食品运行调控系统建设,持续加强应急保供体系建设,统筹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和药品保供稳价工作。

27.深化早餐工程建设力争基本消除早餐供应盲点,将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化地区居民早餐网点通达时间缩减到10分钟以内鼓励数字赋能早餐应用场景,新增网订柜(店)取网点500个完善早餐地图信息。新增100个市级早餐示范点,开展满意度测评。

28.推动家政提质扩容全面贯彻实施《上海市家政服务条例》,深化实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和《家政兴农计划(2021-2025年)》。完善家政服务标准体系,推动开展“上海阿姨”职业技能星级评定和服务机构信用等级评定。推进家政进社区,鼓励家政服务创新发展,培育员工制家政企业。加强家政服务平台信用信息治理,促进家政服务业规范化发展

29.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提升单用途预付卡协同监管平台能级,打造新型综合监管模式。依托两网建设,加强商务领域行业信用监管应用,实施分类监管、动态监管,推进信用经济发展。推进线下零售企业七日无理由退货服务承诺亮牌行动,发布上海市消费满意度指数,打造消费者放心贴心的消费环境。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商务高质量发展

30.不断加强政治建设。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根本的要求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市商务工作中落地生根

31.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化模范机关创建,保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状态,创造性把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转化为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32.扎实推进商务法治建设。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实施商务法治建设“十四五”规划。聚焦“五个中心”升级制度需求,推动《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修订。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严格实施涉企政策公平竞争审查全覆盖,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强化市区两级商务法治工作联动,提高依法行政效能。深化商务领域“放管服”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进国际经贸领域涉外法治建设,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质效,为企业依法平等参与国际经贸合作保驾护航。

33.着力提升商务行政效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过紧日子,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加强专项资金、国有资产、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等管理。深化推进内部控制建设,不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进一步优化政务公开、信访和市民服务热线12345工作机制,更好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企业信心、提升市民感受度和满意度。强化底线思维,层层压实责任,针对商场、超市、批发市场、物流配送网点等重点场所,加强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维护商务领域安全稳定

3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政治建设和政治标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教育培训主线,分级分类组织举办专题培训,做深做实政治素质考察。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锤炼干部担当能力和斗争本领,持续加强在进博会、国际贸易中心能级提升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专项工作等重大任务一线历练考察干部,多渠道加强干部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坚持严管厚爱,推进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制度化规范化,落实好干部关爱激励和关怀帮扶机制,持续锻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忠诚干净担当、具有“四敢”精神的高素质专业化“商务铁军”。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