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商务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2-03-25)

凝心聚力  行稳致远

奋力构筑新时期上海商务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2022年全市商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市商务委作工作报告。

一、2021年商务工作回顾

202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风险挑战,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商务部的关心指导下,全市商务系统围绕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制定实施“十四五”提升国际贸易中心能级规划,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商务运行稳中向好、好于预期: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万亿元,增长13.5%,规模稳居全国城市首位;商品销售总额16.28万亿元,增长16.5%;货物进出口总额4.06万亿元,增长16.5%,贸易规模进一步提高,继续保持全球最大口岸城市地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2294.1亿美元,增长49.5%,规模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一;实际使用外资225.5亿美元,增长11.5%,规模创历史新高;对外直接投资中方投资额196.2亿美元,增长29.8%,规模保持全国第二。

一年来,我们奋力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商务发展成果,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在服务落实国家战略上有新突破。第四届进博会如期、安全、精彩举办。确保了重大活动安全有序、餐饮保障快捷便利、嘉宾接待温馨周到,实现了疫情防控零感染。上海交易团意向成交额连续四年位列各地方交易团首位。“6天+365天”交易服务平台拓展至60家。“2021上海城市推介大会”成功召开。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浦东和虹桥分论坛办出影响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步伐加快。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加注业务正式获批。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启动开展。推动上清“清算通”业务落地。完成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和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二期)封关验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序推进。试点上线长三角国际贸“单一窗口”合作专区,推广联动接卸模式至长三角重要港口。牵头成立“长三角服务贸易一体化发展联盟”。推动建立长三角区域国际经贸风险防范协同机制。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功能不断提升。虹桥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扎实推进,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二期)建成使用,虹桥国际会展产业园启动运营。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走深走实“走出去”重大项目及重点企业跟踪服务清单。吸纳泰国成为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新成员。推动上港集团以色列海法新港项目正式开港。新认定来自沿线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家。二是在增强城市核心功能上有新跃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率先起步。出台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和新一轮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三年行动计划。举办第二届“五五购物节”,联动全国消费促进月,组织开展380余项重点活动、1900余项特色活动。全球新品首发季发布近3000款新品,重点消费地标和品牌首店签约仪式成功举办,全年新增首店1078家,夜生活指数稳居全国首位。编制完成新一轮上海城市商业空间布局规划,一批高品质商业项目开业,南京路步行街认定为全国示范步行街。普陀、长宁入选商务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开展七日无理由退货服务承诺亮牌行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开展全国首批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试点,成为全国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黄浦区和本市7家企业获批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支持闵行、宝山等区出台贸易型总部与民营企业总部专项扶持政策,全市新认定贸易型总部48家、民营企业总部114家,累计分别达到232家和388家。外贸转型发展加快推进。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大对外贸自主品牌、新业态等支持力度。顺利完成两届广交会上海交易团参展以及首届消博会、第二届中非博览会城市展区展示。“上海号”中欧班列成功开通。跨境贸易单项指标连续两年位列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第一。吸引外资能级持续提升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72项措施落地。实施“总部增能行动”,举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颁证仪式,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家、外资研发中心25家,累计分别达到831家和506家。召开20场政企合作圆桌会议,问题解决率超过90%。组织两场外资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投资总额177亿美元。开展“十四五看新城”系列活动。全市19个外资企业投诉中心受理事项全部按时办结。三是在培育壮大新动能上有新进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制定出台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实施意见,以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为通路的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近一倍,离岸贸易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国际贸易分拨突破万亿元规模,新增保税维修项目4个。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提速。搭建链接全球的公共服务平台入选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第八届上交会顺利举办,建立上交会-科创板协同工作机制。2021年服贸会上海交易团成交金额较上届增长3.9%,成功举办第十九届软件贸易论坛。仓城影视文化产业园认定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32家企业和12个项目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数字商务建设加快推进。制定实施数字商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商业数字化转型方案和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电子商务交易额3.2万亿元,增长10.2%。启动认定首批市级直播电商示范基地,举办“11直播月”。豫园商城等数字商圈建设成效初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国内首个服务贸易板块。四是在商务惠民上有新成效。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全力推进早餐民心工程,累计新增早餐网点2577个、网订柜(店)取点1579个、早餐复合门店(点)967个。超额完成早餐示范点建设、家政持证上门服务培训两项实事项目。完成“主副食品运行调控系统”一期建设,杨浦、金山、崇明等区26家智慧菜场试点取得初步成效。有效应对恶劣气候和新冠疫情变化,确保主副食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安全底线持续筑牢。制定落实商贸领域疫情常态化防控方案,修订出台商超、农贸市场、餐饮、展览等领域防控技术指南,统筹推进商贸领域从业人员疫苗接种。牵头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防疫,做好口罩等防疫物资储备,加强网上销售退烧止咳药“哨点”监测。全市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编制全国商务领域首部法治专项规划。创制国内第一部贸易调整援助办法,搭建商务领域首个国际经贸合规服务平台。全年贸易摩擦案件应诉率、胜诉率均达100%。

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积极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相关工作,3个民生项目和5个发展项目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市级重点项目。一年来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商务部坚强领导、悉心指导的结果,是中央在沪单位大力支持各区、各部门密切配合、紧密协作的结果,也是全市商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奋勇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商务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商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新形势下商务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仍需拓宽,高水平对外开放步伐还需要加快,稳企惠企政策仍有提升空间,这些要在今后工作中加紧改善。

二、2022年商务工作主要目标和任务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总体看,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全球疫情持续演变,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国际经贸关系仍然面临众多不确定性,将给开放型、流量型特征显著的商务经济形成较大挑战。与此同时,也面临重大机遇,RCEP生效、我国申请加入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带来经贸合作新契机,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等国家战略进入全面施工期。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当前形势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危中求机,更好服务全国和全市发展大局。

2022年商务工作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发展,落实“六稳”“六保”要求,着力打造国际贸易中心“升级版”,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保持商务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为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提供重要支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国家战略,全力服务服从国家和全市发展大局。一是高质量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研究出台落实衔接举措,加快释放RCEP开放效用与红利拓展贸易往来。支持企业扩大与产业发展及消费需求形成良性互补的商品进口,促进数字、文化、技术等服务出口。深化投资合作。引导支持本土跨国公司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鼓励区域内跨国公司在沪设立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建设合作平台。培育一批沪滇开放合作示范园区。新设一批成员国国别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加强企业服务。开展RCEP惠企培训,设立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上线“RCEP协定最优关税税率及原产地证规则查询系统”。二是服务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积极探索电信、医疗等领域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落实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加注试点。推动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比照特殊综保区开展保税维修。发挥引领区立法优势,推动制定大宗商品市场创新规则。推广实“全球营运商计划”。支持推进“全球消费品牌集聚计划”。三是精心办好第五届进博会。全方位提升城市服务保障水平。推进进博会地方立法。制定落实第五届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总体方案和总任务书。加强上海交易团组织保障,确保第五届进博会现场成交金额保持全国地方首位。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做大做强“6+365”交易服务平台能级,支持新建一批国别馆。深化虹桥、外高桥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吸引集聚更多进口商品企业运营总部或分拨中心。办好进口博览会上海品牌馆。争取主办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海分论坛。举办“2022上海城市推介大会”等活动。四是支持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全面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打造高标准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创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和国家地理信息服务出口基地。打造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建“长三角消费选品中心”。大力发展虹桥国际会展产业园,力争引进国际知名会展企业总部、组展机构和配套企业50家左右。五是着力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鼓励企业聚焦重点产业开展并购投资,支持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建设标志性项目和民生工程。优化走出去服务保障体系。办好上海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系列圆桌对话会。严格落实企业境外防疫和安全生产要求。大力发展丝路电商支持浦东新区“丝路电商”合作交流引领区建设,促进重点项目加快落地。

(二)聚焦消费升级,全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深化落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加快形成万商云集的消费供给、培育独树一帜的首发经济、建设闻名遐迩的消费商圈、创新丰富多彩的消费模式、打造近悦远来的消费环境。一是实施消费潮流引领行动精心组织策划第三届“五五购物节”“六六夜生活节”,接力打造四大季主题营销活动,促进绿色消费、国潮消费、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提升首发经济能级。推进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集新品发布、展示、交易于一体的首发生态链。办好全球新品首发季、首发经济论坛等首发活动,力争引进800家以上品牌首店。打造品牌经济高地,引进一批中高端国际品牌,新推出20家引领性本土品牌。放大上海时装周效应。建设老字号品牌展示馆。支持老字号集聚创新发展。增强夜间经济活力。发布夜间经济发展行动指引,依托“一江一河”打造9个水岸夜生活体验区和一批滨水特色项目。指导筹办“环球美食节”“上海小吃节”等活动,助力打造“国际美食之都”。二是实施商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强场景应用。深化智慧早餐、智能末端配送等7类场景建设。出台数字商圈导则,力争建成3-4个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数字商圈。加强主体培育。实施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计划。支持电商平台孵化网络新消费品牌,举办数字生活节暨双品网购节、11直播月等活动,提升本地新消费品牌影响力。加强载体建设。认定一批特色鲜明的直播电商基地,推动建设“一站式”直播基础设施。支持浦东、黄浦、静安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数字化示范区”,支持长宁、普陀创建“生活服务数字化示范区”。三是建设多层次消费商圈。落实新一轮上海城市商业空间布局规划,打造标志性商业中心。推进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改造以及张园等重点地标建设。加快推进虹桥、大宁、五角场等市级商业中心差异化发展。打造“五个新城”综合性商业中心,围绕临港冰雪之星、松江枢纽TOD等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会商旅文体结合的特色消费功能区。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级试点,培育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示范社区。四是优化消费环境。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发布重点商圈“上海购物”诚信指数,办好2022年诚信兴商宣传月。评选一批商业服务质量标兵。实施商业有温度计划,推出50家母婴友好商场。

(三)聚焦流通创新,全力打造高标准现代流通体系。一是开展国家商品市场优化升级试点聚焦钢铁、有色、能源、化工等领域,加快培育高能级市场平台,支持浦东、宝山等区打造大宗商品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平台企业加强与国家级要素市场合作,深化期现联动试点。二是深化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建设。鼓励总部企业提高供应链管理能级。合理规划全市商品集散中心、综合物流园区、公共配送中心布局,支持建立托盘循环共用系统性平台。三是落实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制定本市商贸流通领域标准化试点政策,以标准引领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提升汽车流通治理水平。市区联动推进汽车品质消费示范区(园区)建设,持续扩大新车销售网签试点规模,全面推广“复检平台+车信报告”交易服务体系。

(四)聚焦外贸转型,全力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一是稳定外贸基本盘。深化“四个一百”专项行动,优化外贸专项资金引导,鼓励进出口银行及商业银行加大优惠利率贷款投放力度,持续推动保单融资创新试点。做好春秋季广交会、消博会等参展组织,打“出海优品 云洽全球”等线上推广品牌,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协调加强海运运力保障。争取中欧班列增加班次与线路,推动闵行站建设口岸监管配套设施。支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提升公共服务能级,鼓励申报新一批国家基地。强化国际经贸风险防范,增强国际经贸合规法律服务平台功能,搭建国际经贸知识产权案件预警和维权援助网络。二是实施“新型国际贸易扩容行动”提升离岸贸易结汇和融资审核便利度,推动自由贸易账户项下离岸经贸业务企业数量超过600家。推动跨境电商重点项目落地,力争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20%以上。新认定一批示范企业,力争国际贸易分拨规模保持万亿元以上。三是培育服务贸易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保税+服务贸易”新业态,深化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研究制定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建设新一轮行动方案,扩大数字贸易促进平台跨境结算便利化试点覆盖面,办好第九届上交会、上海数字贸易发展论坛。加快发展中医药服务、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特色服务,创建一批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四是深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改革优化进出口货物通关模式,提升出口退税便利度,加强口岸收费公开和港外堆场规范整治,推进海运口岸物流环节全流程无纸化。推动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海运直通”,推动外高桥保税区“空运直通”。研究制定口岸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启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4.0版建设,拓展通关加物流数据可视化、贸易金融和保险等特色功能。

(五)聚焦外资提质,全力打造吸引外资新高地。一是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持续推动允许设立外商独资财务公司等措施落实落地。落实新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创新提升国家级经开区等开放平台能级。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用好外事会见、走访调研等各类渠道,建立和扩充目标招商库,落实跟踪推进机制。办好外资项目集中签约、总部颁证等投促活动,持续打响“投资上海”品牌。三是实施“总部增能行动”建立总部企“三张清单”,夯实总部联系人制度和总部走访计划,做好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研究修订支持政策,争取跨国公司事业部总部落地,鼓励外资开放式创新平台建设。确保全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家、外资研发中心25家。四是加强企业精准服务。发挥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加快项目落地投产,全力服务外资企业稳定运营。召开重点国别地区、重点领域等专场圆桌会议,提高问题解决率。贯彻落实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加强外资企业投诉受理和权益保护。做好“兜底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六)聚焦民生保障,全力增强商务惠民能力。一是持续强化超大城市保供体系。加快推进主副食品运行调控系统二期建设。实施批发市场空间布局规划,优化市外基地布局建设,开展智慧菜场创建。推动落实“菜篮子”区长负责制,鼓励各区建设保供数据平台,强化应急调控预警保障。二是扎实推进早餐工程建设。力争基本消除早餐供应盲点,将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化地区居民早餐网点通达时间缩减到15分钟以内。完善早餐地图信息。新增100个市级早餐示范点,开展满意度测评。三是深化家政提质扩容增效。持续宣贯家政条例,升级改造家政管理平台,深化电子上门证应用,打造上海家政服务品牌。 

全力维护商务领域安全稳定。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加强商超、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餐饮、展会等重点场所和领域常态化防疫管理,持续做好防疫物资储备、网上销售退烧止咳药“哨点”监测、从业人员加强针疫苗接种等工作。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总结党史学习教育经验,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商务工作全过程。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过紧日子。扎实推进商务法治规划实施。推进“一网通办”事项办理进一步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进一步优化政务公开、信访和“12345”热线工作机制,切实提升企业和市民感受度和满意度。

今天会上印发了《2022上海市商务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请各区、各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信心凝聚力量、以实干谱写华章,推动上海商务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