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264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07)
曹晴晴、刘忱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促进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上海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对外投资合作规模居全国前三位。2023年,上海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备案中方投资额69.28亿美元,实际汇出额100.05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三位。民营企业已成为上海对外投资的主力军,备案中方投资额61.97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89.45%。“走出去”是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此,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推动专业服务配套出海
为进一步推动专业服务机构全球化布局、拓展跨境服务能力,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为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专业服务支撑,去年市商务委牵头制订了《上海市关于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助力企业高水平“走出去”的若干措施》,从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业跨境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和作用、进一步优化对外投资合作营商环境、工作保障等4方面提出了22条措施。政策发布后,市商务委会同市工商联、浦东新区工商联举办民营企业境外投资政策宣讲会,就《若干措施》、我市对外投资政策、境外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等主题进行解读和宣贯。
2.发挥政策性信用保险功能
近年来,中信保上海分公司不断优化“走出去”承保业务结构。从体量上看,承保金额逐年增长,2021年总体业务承保规模首次突破50亿美元,2023年承保金额近78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53%。从数量上看,近三年承保项目个数逐年增长,2023年共承保项目43个,较2021年增长48%,其中海投险项目个数增幅明显,主要是加大了对“小而美”新签境外项目的承保力度。如,中信保上海分公司为寰泰能源哈萨克斯坦新能源4个项目提供了海外投资险,涉及保额4900万美元,有力支持了初创民营企业境外重资产投资项目的高质量发展。
3.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为促进本市民营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市工商联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家主流商会、官方投资促进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99家商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共举办了8届“外交官与民营企业家交流活动”,邀请各驻沪领馆官员、商会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和长三角民营企业参加活动,深入探索海内外联动、经贸合作、产业投资等热点;通过推介投资环境、发布项目信息,对接中外需求,展示合作成果,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4.加强公共信息服务
通过“走出去服务港”微信公众号发布境外国别政策、产业动态、安全动态、风险洞察等信息,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公共信息服务及相关政策指导。同时,组织开展“走出去”公共培训及交流对接等活动。一是举办五期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风险防范专题培训,邀请政府、企业、智库、安全机构等国内外一线专家授课,共有来自本市及长三角地区的500余家企业参加,累计参训6000人次。二是举办两场对外投资合作服务开放日活动,开展政策解读、案例讲解、实践操作、项目对接等活动,近200家“走出去”企业、专业服务机构等参加,推动专业服务机构与“走出去”企业间的供需交流与对接。三是鼓励我市“走出去”企业抱团出海,开展行业上下游互动合作。组织举办“走出去”品牌企业交流对接沙龙,共同探讨跨境品牌合作。四是编印《海外安全常识——个人安全防范》等相关材料,包括安全生产、应急防卫、反恐应对等内容,供我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及在外人员参考学习。
下一步,立足新形势新要求,针对上海民营企业更高质量“走出去”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实际需求,市商务委将会同市工商联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集聚整合合作资源,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走出去”。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2024年5月18日
联系人姓名:金珏 联系电话:23110777
联系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邮政编码:200125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