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22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07)

孙婧雯、刘志、程武、蔡菁菁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家政行业 培养更多家政人才满足市场需求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对本建议的办理概述

家政服务业是高度市场化的民生服务行业,已成为上海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民需、增加就业、改善生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正如建议所述,目前本市家政服务行业发展仍有不足,家政机构小散弱以及家政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不够规范、诚信安全度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你们建议进一步规范家政行业,培养更多家政人才满足市场需求的建议对于促进家政行业提质扩容,进一步推进家政服务行业品质化、规范化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对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建议相关部门做好监管”的建议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国办发〔2019〕30号)和《上海市家政服务条例》的相关规定,本市成立了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协调机制——市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联席会议,由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共同牵头,人社、教委、卫健等23个成员单位组成,明确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强化管理、规范提升”为原则,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监管工作。

在家政服务人员培训考核方面,市人社局近年来在着力提升本市家政服务人员技能水平方面开展得主要工作包括:一是加强家政服务员技能培训评价工作。支持本市家政服务企业积极开展职工职业培训,并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四部门关于各区使用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开展职工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落实企业职工培训补贴。同时,做好家政服务员技能评价工作,目前本市企业内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项目中均包括家政服务员。鼓励劳动者根据自身需求参加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评价,对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还可按《关于本市劳动者申领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享受职业技能提升补贴。二是将家政服务员纳入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职业目录。聚焦第三产业重点行业等领域,发布《上海市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职业(工种)目录(2024年)》,将家政服务员等职业纳入目录,目录内的职业(工种)可按规定享受本市人才引进等政策支持。下一步,还将以本市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职业(工种)目录为导向,引导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此外,自《社会保险法》实施后,上海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已构建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为核心,形成“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家政从业人员与本市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依法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范围,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未与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从事灵活就业的,可以在就业地或者户籍地自愿参加职保,也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因此,家政从业人员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参加职保或城乡居保,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二)关于“设立工资及中介费用定价管理标准”的建议

家政服务是高度市场化的服务行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上海市价格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各类家政服务消费按照市场调节价格进行监管。为规范家政服务经营秩序,我委指导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加大对本市家政机构收取中介费和家政服务人员工资等调研力度,督促家政服务机构根据经营成本和市场供需状况,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制定服务价格,并在其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对所有收费项目进行明码标价。

此外,为规范家政服务行为,维护家政服务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上海市家政服务条例》等有关规定,我委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制定了《上海市家政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0版)》,从服务内容和期限、费用支付和方式、各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方面作出相应安排,并在全市推广使用。

(三)关于“进一步完善上海家政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议

2020年5月1日上海市家政服务管理平台上线运营以来,经过对平台功能的不断优化升级,已实现了家政行业数据采集、家政服务机构和家政服务人员信息备案、公共服务查询等功能,并实现了与“一网通办”和“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等系统数据互联互通。目前,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人员信息备案以及上门服务证已实现全程网办,市民也可通过随身办或者互联网平台等查询家政企业备案情况以及家政服务人员备案持证等相关信息。截止3月底,家政平台共归集了900余家企业和20余万家政人员的基础信息,采集了包括服务订单、合同、保险、评价等业务信息合计63900多条,为22.1万余人次提供了132.1万余次的行业信息查询服务。同时,以家政服务管理平台为支撑,我委不断推动落实家政持证上门服务制度,形成以“上门证管人、以平台聚数据、以信用强监管”的行业管理体系。以“上门服务证”为载体,努力打造让消费者放心、使从业人员诚信、促服务机构担责的家政服务业,推动诚信安全家政服务进万家。目前持证上门服务已覆盖全市90%以上品牌企业,累计办理了18余万张的家政上门服务证。今年我们还将着重提升平台信用监管功能,家政人员持证上门服务过程中形成的“亮证-扫码-评价-信息反馈”闭环数据链,将作为家政机构信用等级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关于“探讨引入国外优质家政资源,促进家政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激发鲶鱼效应”的建议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新定位和新要求,进一步支持引才引智工作,满足部分外籍和港澳台人才在沪工作生活需求,2015年起,我市在公安部支持下推出相关出入境便利政策,试点允许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以家庭为单位聘雇1名外籍家政服务人员并办理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加注“家政服务”)。此项便利措施为在沪海外高层次人才营造了更加便利的生活环境,取得了良好政策效果。

刚出台的《本市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的实施方案》(沪府办发〔2024〕5号)专门提出要打造国内领先的家政服务消费高地的发展目标。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扩大家政服务供给,引进和培育若干高端家政服务品牌,同时,学习借鉴“菲佣式”培训,进一步研究在特定的区域(如上海自贸区)、限定的人力资源(有品牌、资质)公司、有计划的适度引进外籍家政服务人员,促进上海家政的国际化、高水平发展。

(五)关于“技校、大中院校需要加大家政人员培养数量和质量”的建议

近年来,本市建立了以政府培训为基础、企业培训和实训基地培训为主体、院校培训为支撑的家政人才培训体系。一是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根据《关于开展家政服务员技能升级行动的通知》(商办服贸函〔2023〕515号)要求,我委会同市人社局和市妇联积极组织开展上海市家政服务员技能升级行动,为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人才支撑;人社、民政、妇联、工会等部门开展家政培训提升行动,累计培训家政服务人员14余万人次。二是促进家政服务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化培育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继续扩大家政服务专业招生规模。2022年,上海开放大学家政专业毕业人数共184人,均为专科;2023年,家政专业毕业人数共188人,其中本科62人,专科126人。上海开放大学家政领域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022年、2023年均为4家。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推动我市家政服务业的职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范化建设,全力推进家政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做出更大的贡献。

再次感谢你们的宝贵建议,希望得到你们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共同推进我市家政服务业的发展。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202459日    

 

联系人姓名:陶迎春                        联系电话:23110439

联系地址:世博村路300号7号楼1001室       邮政编码:200125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