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04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6-07)
郑凯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恢复上海烟火气,规范并积极发展地摊经济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概述
市商务委收到您的建议后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了您的建议内容,与市绿化市容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交通委等相关部门就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认真探讨;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首尔夜市、大学路夜市、安义夜巷、外滩枫径等10家企业主体意见建议,会同黄浦、浦东、杨浦等区积极推动新增分时步行街发展夜间经济等相关工作。
您在建议中指出恢复城市经济活力、助力民生解困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地摊经济是恢复城市经济活力、助力消费和收入增长的重要手段,并提出了4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一是建议全面制定专门支持地摊经济的相关具体法规、制度和规范;二是建议合理规范规划和保障地摊经济发展空间;三是建议探索设计较为完善的具体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四是建议逐步引导地摊经济持续获得新发展。
您的建议对促进地摊经济、集市经济、夜间经济发展,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升“上海购物”品牌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我们已联合有关部门充分采纳落实您的建议。借此机会,我委向您的积极建议,以及对建议答复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
二、对建议的答复
市商务委及相关单位均对您的建议表示赞同,我们与相关部门共同加强政策研究,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丰富业态供给、优化发展环境。
(一)关于“全面制定专门支持地摊经济的相关具体法规、制度和规范”的建议。2019年4月,市商务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本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分时步行街、外摆位开展试点工作。经过多年的试点探索,本市已打造了4条周末步行街,在制度创新、管理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今年3月,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印发我市进一步促进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优化市民市集、创意夜市、分时步行街、外摆位等业态的监管措施。”今年,在本市新修订的《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基础上,市绿化市容局会同相关部门已共同起草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新时期设摊经营活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首次针对设摊经营模式推出专项政策举措,按照统一规划、分类管理、安全有序、开放包容、体现品质等原则,着力实现优化市容环境与增添城市“烟火气”的平衡。《指导意见》已于今年2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下一步,将结合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相关内容后印发实施。
(二)关于“合理规范规划和保障地摊经济发展空间,探索分区分类分级规划等相关机制做法”的建议。第一,围绕打造24小时城市愿景,本市积极构建夜间经济空间布局,市商务委编制了《上海市夜间经济空间布局和发展行动指引(2022-2025)》,首次明确“1+15+X”整体布局:打造“一江一河”滨水夜间经济活力带,其中涵盖黄浦滨江外滩地区、北外滩地区、苏河湾地区、长寿湾地区等10个水岸夜生活体验区;打造新天地-FOUND158地区、人民广场-南京路地区、吴江路张园丰盛里地区等15个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培育一批夜间经济特色示范项目,促进商业载体、演出场馆、画廊、体育竞技场馆等业态集聚,推动重点区域从点、线向块、圈、带状发展。第二,根据《指导意见》,本市将在规范地摊经济发展方面采取“分类分区、堵疏结合”的方式,要求区人民政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划定设摊开放区,设置特色点、疏导点、管控点,特色点是以新型业态为主,符合城市高品质要求的点位;疏导点是采取入场入室经营的点位;管控点是利用闲置空间销售自产农副产品为主的点位。同时,全市划定严禁区、严控区、控制区,严禁区内不得开展设摊经营活动,严控区内仅可设置特色点,控制区内可以设置特色点、疏导点、管控点。第三,《指导意见》提出引导各区在全市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水岸夜生活体验区等重点区域优先设置特色点。特色点以特色消费、文化体验为主,鼓励创新创业、支持原创品牌、传播公益慈善、展现工匠精神、传递海派风情、展示本地特色、营造生活氛围,既满足市民需求,又体现“上海味”“时尚潮”“国际范”。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指导各区聚焦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水岸夜生活体验区打造一批富有特色、主题鲜明的特色集市,并做好积极宣传推广。
(三)关于“探索设计较为完善的具体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通过市场化机制把地摊经济的环境、面貌、卫生等方面管理好”的建议。第一,根据《指导意见》,本市细化了设摊经营的相关要求,要求设摊开放区有运营主体负责设摊活动的组织实施,并承担市容环境、消防安全、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主体责任。加强常态管理,绿化市容、商务、住房城乡建设、交通、公安、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等部门对设摊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指导。构建各级政府、社会各方参与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纳入“一网统管”,形成工作合力。第二,为激发商业活力,本市借鉴伦敦、纽约等国际城市的夜间市长制度共任命16位夜间区长,任命100位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发挥夜间区长、夜生活CEO在制度规范建立、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管理调配等方面综合管理的作用,提升政府管理和市场主体自治水平。以外滩枫径、安义夜巷“两个百米”分时段步行街区为例,虽然仅在周末运行,但涉及到分时段封路、交通路线调整、外摆位、集市管理等多个政府部门,既要“放得开”,又要“ 管得好”。外滩枫径筹备中,黄浦公安在街区内设立现场指挥部,依托智慧公安开通全市第一家夜市人流热力图,及时根据实时数据调整警力配置、精准有效加强安全保障。安义夜巷筹备中,绿化市容部门环保作业不仅增派人手、延长作业时间,同时为了与夜巷整体环境相适应,采用了美观的作业工具。周一凌晨 5点对安义路集中力量进行深度清洗和保洁,用最快的速度还原安义路的路面本色。企业的夜生活CEO加强内部人员培训管理,提升食品、卫生、环境、安全、交通疏导等各方面自治管理水平,实现政府鼓励支持和企业自治管理的有机结合。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支持黄浦区建设夜间经济精细化治理示范区,在夜间集市管理保障方面,探索形成创新做法和案例。
(四)关于“逐步引导地摊经济持续获得新发展,有序引导,逐步发展成夜市经济、早市经济、文化经济、跳蚤市场等更多新业态新模式”的建议。市商务委积极依托“五五购物节”节庆平台,鼓励企业跨界联动、创新发展,连续三年举办上海夜生活节,围绕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夜动等7大主题,三年来共推出夜市文化节等400余项特色活动,打造了首尔夜市、大学路夜市、思南夜派对、天安千树森林里夜市等一批主题夜市,同时也打造了静安安义路、茂名北路、黄浦枫泾路、长宁凯田路等4条周末限时步行街,工作日是机动车道,一到了周末就焕新成为充满活力、各具特色的马路秀场。例如,茂名北路“五一”期间汇聚40余家国际、国内知名高端品牌,结合弄堂游园特色,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季的品牌快闪活动。“凯田集荟”打造首届可持续发展咖啡节;“外滩枫径”打造咖啡甜品节主题集市;“安义夜巷”首次将咖啡文化节和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爵士音乐节联动,提供咖啡、戏剧、音乐的多元体验。下一步,我们将搭建更多平台,支持市场主体对标国际、挖掘特色,打造一批业态多元、体验复合的集市夜市和周末分时步行街,进一步丰富市民的消费选择。
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和企业,进一步推动上海夜间经济发展,打造一批高品质、主题化的夜市、集市等夜生活地标,提升“夜上海”美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能与您保持经常联系并得到继续支持。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2023年5月12日
联系人姓名:王嘉懿 联系电话:23110674
联系地址:世博村路300号7号楼 邮政编码:200125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