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四项行动”,上海发布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

发布日期(2025-07-01)

为推动我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深化改革,提升其对全球贸易与供应链体系的支撑作用,近日,上海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上海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行动方案》提出实施“功能转型升级、产业提质升级、管理机制改革、公共服务提升”四大行动。

行动方案制定的背景是什么?

1990年我市获批我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以来,我市先后获批10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包括1个保税区、1个特殊综保区和8个综保区,历经初步探索、多元拓展、融合发展三大阶段,功能从货物保税仓储物流向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在监管制度创新上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当前我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全国同类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有所削弱,虽然进出口规模保持领先,但是领先优势逐步缩小;虽然重点产业持续发展,但是产业升级滞后;虽然制度创新不断深化,但是持续落实力度与速度不够。在全球范围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大环境中,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处于市场对接和模式创新的交汇点,具有实施特殊制度和政策的共识基础,虽然区内传统业务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但区内的缓税功能优势凸显,全球物流分拨、加工贸易、保税维修、保税研发、离岸贸易等业务场景增加,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

因此,我市研究制订了《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上海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一是发挥构建国际贸易新格局的引领功能,助力我国在全球贸易格局重塑中增强话语权;二是发挥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链接功能,助力企业统筹国际国内市场,拓展新市场新领域;三是发挥打造制度型开放高地的创新功能,加速新业态发展,为上海服务国家开放战略提供支撑。

行动方案的特点是什么?

1.立足全局谋划长远。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平台载体,在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我市立足进一步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国家开放战略和我市“五个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抢抓历史机遇,提出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三年行动方案,将对我国加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产生重要助力。

2.总结历史把握规律。方案制定过程中认真总结了我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发展经验,对比分析出当前阶段存在的5个方面深层次问题和面临的发展机遇,确保我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确立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符合历史规律。

3.深入调研求真务实。为做好此次方案制定工作,市政府成立由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上海海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共同组成的联合专班,对10个保税区域进行蹲点式调研,到北京、天津、合肥、武汉、广州、深圳等地综合保税区现场调研,收集80多项企业和机构诉求,并对相关诉求深入分析研究对策,并就相关对策多次征询了20余个部门和属地政府意见。

4.综合施策全面推进。此次行动方案从功能转型升级、产业提质升级、管理机制改革、公共服务提升四个维度提出26项改革任务,形成从功能到产业、从管理到服务的全方位推进格局,更加注重改革系统集成。

行动方案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行动方案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明确了工作目标,即经过三年努力,各保税区域进一步实现功能定位清晰,产业特色明显,监管措施与产业功能匹配,智慧+信用+协同的监管机制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在应对国际贸易大变局重塑新格局中发挥引领、示范、带动、辐射作用,成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中重要的功能型节点支撑,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和推动对外开放制度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第二部分具体提出实施“功能转型升级、产业提质升级、管理机制改革、公共服务提升”四大行动的主要任务。

实施功能转型升级行动,突出特点聚焦重点打造优势。提出7项任务:

支持外高桥保税区建设全球贸易在岸+离岸中心。

支持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向综合性全功能特殊综保区转型。

支持金桥、漕河泾综保区建设保税研发带动智能制造的专业型综保区。

支持外高桥港、浦东机场综保区向特色鲜明、运转高效的口岸枢纽型综保区升级。

支持松江、青浦、嘉定、奉贤综保区转型成为新业态赋能产业发展的多功能综保区。

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引领带动辐射作用。

支持保税区域优化布局。

实施产业提质升级行动,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提出7项任务:

建立重大项目导入机制。

推动国际分拨提质增量。

支持保税加工制造转型升级。

推动保税维修加快发展。

推动保税研发高质量发展。

提升综保区跨境电商监管便利。

支持高价值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业务发展。

实施管理机制改革行动,提高跨部门监管协同能力。提出6项任务:

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跨部门数智监管辅助平台。

探索优化“一线 、二线”管理。

优化区内监管模式。

优化智慧监管系统。

推动监管制度创新试点。

实施公共服务提升行动,优化区域发展的软硬件环境。提出6项任务:

强化园区公共服务。

强化空间保障机制。

强化政策扶持资金保障机制。

强化金融服务保障。

加强人才服务支持。

加强宣传引导。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