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具烟火气菜市场|2025为民办实事标准化菜市场项目建设案例——奉贤区
发布日期(2025-04-23)
全心全意办好民生实事打造最具烟火气菜市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菜市场是城市烟火气的生动载体,是连接群众“菜篮子”与“好日子”的民生纽带。菜市场建设,事关群众生活,体现城市温度。这是我们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一个重要抓手。
总结刊发菜市场建设案例,旨在交流建设经验,政企合力共同办好民生实事,推动本市菜市场高质量建设,打造最具烟火气的菜市场,提升市民的获得感。
2025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标准化菜市场项目建设案例
(四)奉贤区破局传统 重构市集生态易乐惠·如意市集激活社区消费新引擎
奉贤区始终将“菜篮子”工程作为民心工程的核心抓手,紧扣“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目标,推动传统菜市场从单一交易场景向复合型社区服务综合体转型。2025年1月,柘林新镇“柘邻坊”核心区落成标杆项目“易乐惠·如意市集”,以“业态重构+智慧运营+场景融合”三重创新,打造奉贤区首个集“烟火气、年轻力、社区感”于一体的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样本,以“菜篮子”升级撬动民生幸福支点。
破局重构,从“单一菜场”到“全维生活枢纽”
“易乐惠·如意市集”以“基础民生+品质服务+社区交互”为内核,构建“基础+品质+增值”立体业态矩阵。基础层:870平方米标准化菜场设置23个智慧化摊位,覆盖蔬菜、水产、肉类等12大品类,满足居民“一站式购齐”需求。品质层:引入“老财记”手工点心坊、“巴比馒头”早餐连锁、特色熟食专区等品牌业态,提供现制现售、即买即食服务,早餐档口日均服务超800人次。增值层:打造共享休憩区、邻里活动角等公共空间,联动社区举办手作市集、美食课堂,日均吸引150人次参与,实现“买菜场景”向“生活主场”跃迁。
智链新生,数字化赋能业态价值倍增
市场依托智慧管理系统,实现“数据驱动运营、科技反哺民生”。管理效能提升,依托数字化监测系统实现商户档案、客流量等基础数据动态管理,为供需匹配提供数据支撑;质量监管强化,搭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通过电子台账和检测数据互联实现食品全链条溯源管控;交易流程优化,配置智慧电子秤自动采集交易数据,实时生成可视化统计图表,确保交易透明可查,构建起便捷、安全、可信的消费环境。
共生共荣,新业态激活社区“邻里力”
菜场与餐饮区无缝衔接,居民购菜后可即时享用汤包、卤味,带动跨业态消费。早餐档口6:00营业、熟食专区延时至20:00,服务时段覆盖“晨间经济”与“夜间经济”。市场内休憩区成为邻里交流节点,居民买菜间隙自发闲聊家常,市场管理者观察到“每天总有老人休息区固定休憩、逗留”。
居民张老伯感慨:“以前买菜是任务,现在逛市集是享受!买完菜吃个汤包,和老邻居聊聊天,还能学两道新菜,这才是家门口的幸福。”
“易乐惠·如意市集”的升级实践证明,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改造通过业态重构、科技赋能与社区共治,真正实现“小菜场”撬动“大民生”。奉贤区将持续深化“菜篮子”工程内涵,让更多“如意市集”启动市民“幸福引擎”。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