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为民办实事标准化菜市场项目建设案例——浦东新区
发布日期(2024-02-20)
小小菜市场
承载大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小小菜市场,承载大民生。菜市场建设,事关群众生活,体现城市温度。这是我们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一个重要抓手。
总结刊发菜市场建设案例,旨在交流建设经验,凝聚社会共识,政企联动合力推动本市菜市场高质量建设,真正让市民有获得感,提升市民满意度。
上海市为民办实事标准化菜市场项目建设案例(一)
浦东新区:
用心用情 全力以赴
把老百姓的菜篮子高质量建设好
浦东新区商务委结合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加力推进菜场建设、全面加强菜场管理、持续完善保供机制、积极探索转型发展。2023年,共新建改建33家标准化菜市场,数量较2022年近翻番,居民满意度为91.88%,为所有项目中最高,其中5家菜市场获评上海市示范性智慧菜场。2024年,浦东新区将继续结合薄弱菜场“三年改造提升计划”,继续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至少25家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改造工作。
早谋划早启动
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积极申报实事项目。通过走访座谈,充分听取街镇、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初步形成了建设意向清单,积极申报2024年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二是纳入考核加强管理。紧紧依托“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将标准化菜场建设纳入新区“菜篮子”工作考核,对街镇、对国企进行考核评估。
三是加强沟通做好预算。会同区财政局开展2024年区级菜篮子专项资金预算事前绩效评估,其中包括菜市场建设项目,为大力推进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改造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学先进找差距
进一步提高建设标准
一是守牢市场建设底线。坚持建设符合《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规范》要求的菜市场,严格控制空摊率,同时鼓励创新菜场运营机制,支持通过街镇回租、国企托底、引入优质运营商等运营模式,满足周边居民日常生活所需。
二是优化市场管理体系。制订智慧菜场管理体系,将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垃圾分类、环境卫生等纳入智慧菜场管理系统任务中;同时优化预警功能、加强智能采集、强化智能发布、增加智能监控、提高智能运用,守牢行业管理底线。
三是完善区级平台建设。完善浦东新区智慧农产品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与市级主副食品供应系统完成对接,对浦东各街镇和市场主体开放,为保供稳价提供数据支撑,提升市场货源组织和应急储备能力。
四是提升市场服务能级。多措并举、守正创新,在市场做好保供稳价的基础上,采取便民业态相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提升服务能级。围绕平价菜柜,支持浦商集团建设蔬菜冷链分拣配送中心,因地制宜开展“平价菜柜进社区”活动;围绕数字赋能,指导市场主体对接互联网平台,叠加“饿了么阳光菜场”等线上订单功能,为“菜篮子”注入新活力,为消费者带来有温度的多元化服务;围绕银发经济,探索“菜场+社区食堂”模式,为市场周边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的同时增加市场人流量等。
多宣传广评议
进一步提升“菜篮子”显示度
一是举办“最美菜场”评选活动,为百姓评议、群众监督提供切入点。
二是对示范引领菜场开展宣传,对完成升级改造的标准化菜市场等在上海电视台、浦东电视台、浦东发布等媒体进行报道,为相关街镇和市场主体建设运营提供参考。
三是举办“开门做考核”及“开门办实事”系列活动,邀请部分街镇、市场主体、居民代表和行业协会,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学习讨论等形式,感受标准化菜市场建设管理的成效。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