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每月速递:@外资企业 上海“双碳”实行现状及政策,这一篇为您集齐!
发布日期(2023-11-29)
11月29日上午,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主办的上海市外资企业“政策每月速递”(第一期)《聚焦“双碳”》在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举行。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经济信息中心、市能源环境交易所等相关领导、外资企业代表约50人线下出席,100多家企业代表线上参会。
双碳政策
主持人: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外国投资管理处处长陈昊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外国投资管理处处长陈昊主持本次政策解读会,陈昊指出为进一步优化本市外商投资营商环境,提升外资企业政策信息获取便利,上海市商务委拟在每月最后一周开展外资企业“政策每月速递”,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首期聚焦“双碳政策”,后续“政策每月速递”将陆续推出。
政策解读
上海市双碳战略及《上海市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主讲人:
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低碳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心主任刘佳
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低碳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心主任刘佳介绍了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总体情况。刘佳指出上海始终高度重视节能低碳工作,在“十一五”就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节能减排控碳工作,重点推动了六个方面工作:一是扎实推进节能精细化管理;二是持续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三是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四是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五是深入开展绿色低碳循环试点示范;六是着力提升碳汇能力。
刘佳进一步指出,当前上海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主要包括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和包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增效、工业领域碳达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绿色低碳全民参与、绿色低碳区域创建在内的十大行动。
政策解读
《上海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主讲人: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副处长王茜茜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副处长王茜茜表示《上海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推进每年实施约500家企业结构调整;以能效提升为主要抓手,实施节能降碳“百一”行动,力争平均年节约1%用能量;推进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到2030年,钢铁行业碳排放量比峰值下降15%,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总量不增加,能耗强度持续下降,确保2030年前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作形成了国家、直辖市两级梯度培育模式。目前上海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08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10个、国家级绿色园区6个、国家级绿色产品67个。同时,已累计培育市级绿色工厂239个(其中五星26个,四星186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8个,绿色园区23个,绿色产品148个。近年来上海引导企业依据标准开展零碳创建,已评选出12家零碳标杆工厂,2家零碳标杆数据中心,2家零碳创建工厂,4家零碳创建园区。
政策解读
上海碳市场政策体系及运行政策
主讲人:
上海市能源环境交易所交易运营中心副主任黄钰
上海市能源环境交易所交易运营中心副主任黄钰围绕上海碳市场发展历程、政策制度、配额分配制度、纳入碳市场的重点行业、交易制度、交易情况、金融产品实践、碳普惠体系建设、试点市场成效等方面系统介绍了上海碳市场政策体系及运行情况。
黄钰表示,今年是上海碳市场上线运行十周年,也是唯一连续九年实现企业履约清缴率100%试点地区,目前上海碳市场已经进入第二阶段,纳入了28个行业,共计350多家企业,截至2023年11月24日,上海碳市场所有现货品种累计成交量突破2.3亿吨,累计成交额突破38亿元,位居试点地区前列。
政策解读后,针对外资企业关切的“双碳”提问,相关负责人现场逐一做了详细解答。针对线上、线下收集的问题,上海市商务委将整合相关委办局回复后,统一对外发布。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