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服务外资企业、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有哪些主要举措?今天的发布会详细解读
发布日期(2023-04-04)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办“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主题系列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华源副市长出席并介绍了《上海市促进外贸稳规模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和《上海市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若干措施》有关内容。市商务委主任朱民,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戎之勤,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魏陆,上海海关副关长柳波,浦东新区副区长杨朝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来看文字实录↓
——热点问答——
强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问题协调解决机制、信息精准推送机制,进一步优化外资企业服务,提高外资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Q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加大吸引外贸外资和优化外商投资服务,外资企业全球高管密集访沪,上海服务外资企业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A 华源:确实最近访问上海的外资企业全球高管非常密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这样的态势下我们越发要做好对外资企业的服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强调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长期以来,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与一些主要在沪外国商协会和外资企业建立了多层次沟通机制,并通过会见活动、政企沟通圆桌会、政策对接会等多种形式加强与企业沟通服务,还建立了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机制和重点外资企业专员服务机制,全力以赴做好外资企业和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成为外资企业问题和诉求解决的重要渠道。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强化三方面机制来进一步优化外资企业服务。
一是强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完善驻沪商协会常态化交流沟通机制,通过政企沟通圆桌会议、政策宣介会、外资专班服务等多种方式,听取外资企业意见建议,回应诉求关切。对于外资企业关心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跨境投融资等政策,继续组织开展解读说明。同时,更好发挥上海投资促进机构联席会议(SIPP)作用,建立与驻沪外国商协会专员对接服务机制,开展常态化交流,目前SIPP已有107家中外投资促进机构参加,下一步要把这个平台做大,更好开展各类交流活动。
二是强化问题协调解决机制。继续发挥市、区两级外资企业投诉机制作用,完善投诉接收、协调转办、及时反馈的闭环处理流程。结合最近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安排,深入开展外资企业“大走访、大调研”、通过外资企业投诉在线平台,市、区两级外资企业投诉中心热线电话,多渠道接收企业诉求。完善跨部门问题协调转办机制,持续缩短处理时间,及时分类推进解决好外资企业反映在项目落地、生产经营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市、区商务部门作为外资企业诉求解决的兜底部门,确保外资企业诉求件件有回应。
三是强化信息精准推送机制。持续深化外商投资促进服务平台、“一网通办”涉外服务专窗等涉外服务平台建设,在中英双语信息推送和公共事项办理等方面加大优化力度,实现外籍人士出入境、工作许可等高频事项中英文在线办理功能,在“随申办”新增外商投资企业开办、经营和政策汇编等中英文信息指引服务等,让外资企业获取信息更加精准便利。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更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提高外资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更多载体和便利
Q 新民晚报: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放缓、外需疲软等因素影响下,上海外贸进出口仍保持了正增长,请问下一步上海在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有哪些考虑?
A 朱民:今年1-2月,上海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7%,这是在去年同期增长22%的高基数下实现的增长,非常不容易。我们也看到,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放缓,部分行业出现订单不足等情况,外贸稳增长仍面临较大压力。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全球市场份额,重点推进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首先组织办好第31届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本次展会计划在7月中旬线下举办,面积在8万平方米左右。此外,我们还将组织企业参加外省市举办的进出口展会,比如广交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上海已经发布了108个2023年度上海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海外展会推荐项目,对参展企业展位费加大支持力度。对中小外贸企业参加推荐项目以外的海外展会也给予支持。加强与海外经贸促进机构、境外商协会合作,联合举办纺织品、服装、家居用品、电子类产品的经贸投资对接活动。
二是支持企业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完善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原产地规则查询系统和最优关税税率查询系统功能,引导企业用好RCEP等自由贸易协定互惠措施。提升原产地证签发工作服务效能,实现80%以上的原产地证书2小时内办结,其中,超过50%的原产地证书当场办结。加大经核准出口商培育力度,指导企业用好原产地自主声明便利化措施。优化实施原产地规则,实施原产地证书及自主声明微小瑕疵容缺机制,允许企业在规定时间内予以补正,货物可先予担保放行。
三是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更多载体和便利。进一步发挥海外仓境外物流节点作用,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等主体建设海外仓,优化市场布局。加快推进公共海外仓建设,支持中小微企业通过海外仓“抱团出海”。深入开展更高水平人民币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将更多优质企业纳入便利化政策范畴,银行可在“展业三原则”基础上,凭优质企业提交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款说明》或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持续便利国际经贸人员往来,对因洽谈商务、签订合同等事由临时紧急来沪外籍人员,可凭主管部门或邀请单位出具的相关材料办理口岸签证,口岸签证机关提供“24小时”办证服务。
建立重大外资项目服务制度,组建跨部门市区协同的工作专班,通过建立“绿色通道”、实施专员服务制等,统筹推进项目准入、规划等事项
Q 澎湃新闻:外商投资项目的建设实施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上海在促进外资项目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外商能享受哪些便利服务?
A 魏陆:项目投资是外商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们多措并举鼓励外商在沪开展项目投资。主要举措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积极落实国家鼓励外商投资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是我国重要的外商投资促进政策。2022年版鼓励目录今年1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扩大了鼓励外商投资范围,引导更多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我委会同上海海关认真落实鼓励目录相关配套政策,对于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设备,除国家规定不予免税的产品外,支持企业依法享受免征关税政策优惠。我委进一步完善了鼓励类项目确认办事系统,企业可以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实现全程网办,确保符合条件的外资项目尽快享受政策。
二是制定实施《上海市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为促进外商在沪开展项目投资,我市出台了新的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于2022年3月起施行。办法明确对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领域的项目,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实施管理,同时简化项目核准材料,全面实施网上告知性备案。办法实施以来,绝大多数外商投资项目适用备案管理,企业在线提交全部项目备案信息后即完成备案,并且可以自行打印项目备案证明,极大方便了企业办事,得到了外资企业的认可。
三是建立完善重大外资项目服务制度。为进一步发挥大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我市建立了重大外资项目服务制度,将投资规模大、示范效应强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领域项目,列入市重大外资项目清单,组建跨部门市区协同的工作专班,通过建立“绿色通道”、实施专员服务制等,统筹推进项目准入、规划、用地、环保、用能、建设、财税、外汇、进出口等事项。该机制运行以来,有力推动了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加快建设。今年又有一批新项目将被纳入市级工作专班服务范围。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落实《上海市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若干措施》,为外商在沪开展项目投资营造更好的环境。
支持外资优化在沪产业布局、加快推动外资的低碳发展、优化制造业外资服务工作,支持外资加快高端制造业在上海的布局发展
Q 央广网:外资对于上海的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上海将支持外商优化产业机构、加快低碳升级,下一步上海市如何支持外资加快在上海的高端制造业布局?
A 戎之勤: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一直是上海制造业发展的主力军,为上海的制造业发展和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大众、通用汽车,以及上海化学工业区一系列重点外资项目,到近年来的特斯拉、奥迪等标志性项目的落地,外资对促进本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开放发展,都发挥了支柱性的引领作用。2022年,本市制造业外商投资增长约17%,增速明显快于工业投资平均增速,也体现了外资继续坚定不移深耕上海、加码中国的信心。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若干措施》,从三方面入手,支持外资加快高端制造业在上海的布局发展。
一是支持外资优化在沪产业布局。完善上海市制造业外资重大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保障机制,及时保障政策和要素供给,用好重大产业项目工作专班,跟踪推动重大外资产业项目实现早投资、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大家应该也注意到,近期很多外资企业高管正密集来华来沪访问考察。下一步我们也将继续加强与国际制造业外资龙头企业总部的沟通,通过举办一系列海外主题推介活动,加大上海制造业海外推介力度,同时吸引更多产业领域的海外重点机构和高端人才到上海扎根发展。
二是加快推动外资的低碳发展。促进外资实现双碳目标与动能增长互促共进。用好资源利用循环、绿色制造体系和数字赋能智慧等降碳抓手,支持外资企业率先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工业碳达峰。鼓励外资瞄准双碳机遇,聚焦前沿高端,攻关负碳、高效储能等关键技术,加强集成应用,实现绿色低碳产业生态,活跃绿色低碳产业投资。
三是优化制造业外资服务工作,加快培育外资制造业功能性机构。邀请外资企业高层作为专家,直接参与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相关规划、政策和行动方案的制定。在上海市企业服务云上线“外资企业服务专窗”,为外资企业表达和解决诉求提供平台。制定实施《上海市集聚高端制造业领域外资功能性机构行动方案》。重点突破解决一批外资反映比较突出的,复合型实用人才供给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行业准入负面清单未明确、外资参与行业标准制定难等问题,吸引更多制造业外资企业,将总部、核心制造基地、运维基地、研发中心和孵化器等功能性机构更多落户上海发展。
组织举办重点海外招商活动,推动重点外资项目落地
Q 新华社: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出海去寻商机,前面提到外资政策也提到说要加强走出去的海外招商,上海接下来具体有哪些工作安排?
A 朱民:中央要求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商务部举办了“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系列活动,为上海进一步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带来新机遇。今年以来各国投资者到上海考察非常踊跃,近一个月世界500强全球CEO高管密集来沪,洽谈进一步深化合作的事宜。这说明投资中国是外资不可或缺的选项,上海是外商投资中国的首选之地。为了更好地全面宣传推介上海,向全世界的投资者展示上海的机遇、潜力、魅力,结合近期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上海将打造以“投资上海·共享未来”为主题的海外行系列活动,时间将贯穿全年,海外招商活动数量不少于100场,推动重点外资项目不少于100个。今年“投资上海”海外行招商活动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出访目的地范围广。除欧美等我市主要外资来源地以外,中东地区、RCEP成员国也是海外行的访问重点。市级层面将由市领导带队出访,通过组织举办推介会、高层“面对面”洽谈、重点项目“直通车”等方式,提高重大项目的招商力度和效率,传递上海持续扩大开放和经济持续高质量增长的强烈信号。同时,市政府相关部门也将带任务、带项目、带政策组团出访,在境外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活动。重点区域和各区组织的海外招商活动占本次海外行活动总数的50%左右,主要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各区、五个新城以及南北转型重点区域,依据各区域的优势资源和产业特点,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海外招商活动。
二是招商渠道进一步拓展。各招商团组将在海外与当地投资促进机构合作,举办形式多样的投资推介活动,展示上海产业发展和贸易投资机遇。作为今年海外行活动的高潮,我们将在进博会期间继续举办上海城市推介大会,向全球介绍上海投资环境,签署一批重点外商投资项目。今年我们将选聘一批具有海外投资项目渠道、了解上海情况的海外招商大使,更好帮助境外投资者了解上海吸引外资的重点、政策和资源条件,提高投资决策效率。同时我们已经筛选了一批海外高水平展会,通过组团参展和现场交流,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在展会中增进与重点行业领军企业的相互了解,把海外展会作为专业领域招商引资的新阵地。
三是更加注重外资项目的能级。聚焦本市“3+6”产业,重点引进一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以及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和时尚消费品等领域的高质量外资项目,特别是引领性强、带动性大、示范性好的制造业产业项目。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一直是上海招商引资的重点。在上海90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中,具有亚洲区以上职能的地区总部有123家;外资研发中心的平均研发投入1.55亿元,约为全市外资企业平均值的55倍,目前已有11家企业获得全球研发中心的认定。今年我们还将继续举办总部和研发中心的颁证仪式,鼓励更多功能性总部在上海集聚。此外,我们还将结合金融业扩大开放政策的落地实施,重点引进更多具有投资管理、支付结算、资产管理等功能的高能级外资项目。
以全面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加快打造制度型开放高地,进一步发挥浦东引领区、临港新片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独特的开放优势
Q 东方网:去年上海海关发布了多批促进外贸保稳提质的措施,今年海关会有哪些新举措,持续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A 柳波:去年上海海关先后发布7批51项惠企措施,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助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2022年,上海市进出口总值再次突破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受超预期因素叠加冲击,上海外贸依然展现出较强活力和韧性。今年前2个月,本市进出口总值实现正增长,预计一季度有望进一步稳中向好。
下一阶段,上海海关将重点围绕以下四方面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第一,持续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以全面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加快打造制度型开放高地。加快推进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三期扩区,充分发挥“径予放行”政策优势。支持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相关政策在浦东具备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特定区域适用,进一步发挥浦东引领区、临港新片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独特的开放优势。全力支持上海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大制度创新和开放压力测试,建立更高水平的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
第二,持续培育高能级贸易主体。我关深入调研船舶、航空、机械、化工等重点产业总部企业,全面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和瓶颈问题,量身定制监管服务措施,在今年3月发布了《上海海关促进总部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通过提供“一站式”通关服务、实施一体化保税监管、提供一揽子税收征管支持等十项措施,实现企业业务归口管理并享受专属服务,更好促进上海市总部企业(机构)能级提升。
第三,持续支持重点产业及新业态发展。在去年出台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监管创新试点实施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企业范围,建立覆盖集成电路产业链全流程的新型海关监管服务模式。扩大生物医药研发企业“白名单”制度试点范围,优化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加快培育壮大外贸新动能,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维修、绿色再制造等一系列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第四,持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以建设大数据海关应用创新示范点为抓手,依托改革和科技“双轮驱动”,大力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密切关注世界银行评估体系变化,进一步增强海关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高质量实施RCEP等经贸协定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扩大“联动接卸”“船边直提”“离港确认”等便利化措施实施范围,深化进出口商品检验结果采信试点,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制度集成创新,致力于打造全球首选的投资目的地
Q 界面·财联社:浦东新区外向型经济特点非常显著,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更好落实市级两项政策措施?浦东在进一步稳定外贸规模,更好吸引外资集聚方面有什么计划?
A 杨朝:去年浦东新区经济持续保持稳定发展,外贸外资取得双增长,表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和活力。今年开年以来,经济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两项政策措施的出台恰逢其时,将为投资者和企业带来强大的信心和动力。浦东新区将抓住机遇,尽快贯彻落实,全力服务好各类外商投资和外贸企业。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在外资领域,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一方面,紧抓引领区建设、浦东综改试点等国家战略契机,积极争取放宽电信服务、医疗健康等服务消费市场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扩大开放;同时,抓住自贸区十周年契机,主动对接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一批制度型开放措施率先在浦东开展压力测试,并且用足用好浦东立法授权,为改革创新实践需要提供法治保障。《立法法》第84条,已经将浦东新区法规列入,这将为广大企业突破制度性政策障碍,进一步开展创新业务带来强劲动力。另一方面,我们将继续加强高能级总部集聚发展。总部经济始终是浦东的强项,我们将持续鼓励跨国公司拓展全球事业部总部功能、拓展各类新型贸易、全球物流分拨等总部职能,并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加快发展。我们将继续深化实施全球营运商计划、国际经济组织集聚计划、全球专业服务商计划等,加快引进培育高能级市场主体,欢迎大家选择加入。同时,积极开展举办政企圆桌会、总部经济样本活动、总部资源对接会等各类活动,为外资企业拓展市场,提升能级做好服务。
二是在外贸领域,深化制度集成创新,推动外贸稳规模促转型。我们将从出政策、聚创新、强平台、优环境四方面贯彻落实出台的外贸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引领区和自贸区创新引领作用,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年内计划推出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跨境电商、会展重振等一揽子专项扶持政策。积极打造“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推动保税维修、再制造等创新试点在浦东先行先试。大力支持外贸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同时还将举办系列稳外贸政策宣讲会、外贸业务实操培训等活动,保障各项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取得实效,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添动力、增活力。
百闻不如一见,我们热切地期待全球的投资者能经常来浦东走走,亲身感受这里每一天正在发生的变化,感受这里的开放和创新。我们期待结识更多的新朋友。浦东将持续致力于打造全球首选的投资目的地,为我们的企业链接全球资源、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提供支持。我们在浦东等您!
落实好稳外贸政策措施,加快释放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动能
Q 文汇报:《稳外贸若干措施》提出要促进外贸创新发展,释放外贸发展新动能。请问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在稳外贸发挥了哪些作用?下一步将采取哪些积极措施?
A 朱民:新业态新模式是外贸发展的新动能和重要趋势,对于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上海外贸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跨境电商、离岸贸易、保税维修、国际分拨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为促进全市外贸规模增长和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扩大了外贸主体范围。跨境电商等新业态降低了国际贸易专业化的门槛,使一批小微主体成为外贸进出口的经营者。截止目前,通过上海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已超过2万家,且大多为小微外贸企业。
二是拓展了外贸发展空间。离岸贸易等新业态满足了企业更加多元化市场需求和个性化的生产安排,使企业更好地整合全球资源,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截止目前,全市自由贸易账户项下离岸经贸业务名单内企业近600家。
三是增强了贸易产业联动效应。保税维修、再制造等新业态有利于高附加值的重点领域和关键行业,进一步完善全球售后服务体系、拓展全球业务、增强品牌竞争力。截止目前,全市保税维修项目近20个,涵盖了航空器材、精密仪器、医疗器械等先进制造业。
四是提高了国际市场竞争力。在综合保税区内开展的国际分拨业务进出口额占我市进出口贸易额的1/4,主要是集成电路、药品和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化妆品、服装、箱包等产品,企业依托综合保税区的政策和功能优势,及时响应境内外市场需求,实现跨境供应链高效率、低成本运行。
下一步,我们将落实好本次稳外贸政策措施,加快释放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动能。一是持续推动跨境电商发展。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围绕跨境电商平台、物流、支付等环节加快培育一批标杆企业。推动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化发展,拓展跨境电商B2B出口海运渠道。便利跨境电商进口退货,落实跨境电商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二是促进离岸贸易提质扩容。深入开展自由贸易账户项下离岸经贸业务试点,支持有实际需求且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自由贸易账户开展离岸经贸业务。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提升经常项目结算便利,扩大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项下离岸贸易业务规模。三是强化保税业务政策支持。支持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保税维修,提升承接国际维修业务的能力。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按照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开展“两头在外”的保税维修业务,支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符合条件的企业探索开展保税维修业务等。
来源:中国上海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