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菜场创建|闵行:莘松菜市场聚焦“智慧化”,老菜场焕发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2-10-28)

智慧菜场创建工作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已有成效,为进一步推动菜市场从业人员、商品经营、营业场所等方面的管理智慧化、标准化、规范化,更好实现主副食品供应量足价稳、优质安全、便利惠民。根据《关于本市开展智慧菜场创建工作的通知》(沪商运行[2022]121号)文件要求,为展示市场风貌,树立企业典型,展现智慧菜场创建阶段性成果、创建经验、创建特色。近期,对智慧菜场创建典型案例进行宣传,供行业参考和借鉴。

今天展示的智慧菜场创建典型案例是闵行区莘松菜市场

一、创建背景和运营情况

莘松菜市场位于闵行区莘庄镇莘谭路435号一层,属莘庄镇投资公司资产,面积约为2800平方米。该市场于1992年3月投入运营,2015年进行过二次改造。根据闵行区标准化菜市场三年改造行动计划,结合市场实际,在区经委及有关部门指导下由上海莘汇农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2021年1月承接新一轮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改造。改造后的莘松菜市场打破人们对传统菜市场“脏、乱、差”的印象,呈现出干净、明亮、整洁的市场环境,围绕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提供品类细分、专业化和品牌化的服务业态,深受周边百姓的美誉。

1.jpg

改造前

2.jpg

改造后

在丰富百姓菜篮子,更好服务百姓的同时,莘松菜市场着眼于智慧菜场创建工作,投入资金、添置设备,通过数字赋能推动信息共享,提升市场管理能级的全面升级,即采用智慧化管理模式,打通计量、溯源、收银等各个环节,既可实时监测商户交易情况,又能保证商品安全可追溯,推动菜市场经营的智慧化、标准化、规范化转型升级,搭建起数字化管理平台。

二、创建内容和特色亮点

(一)强化疫情防控

ZHIHUI

菜市场相对人员密集,作为重点行业,为守牢疫情防控底线,确保市场正常运营,莘松菜市场从复业前一市场一方案的制定,到复业后的每个人每道入口的严守,有效落实市场主体责任,精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包括强化入口管控、做好健康监测、注重员工防护、抓牢场所消毒、规范异常处置等各个环节。同时落实专人,一方面充分利用“闵行旗舰店”中“商业主体从业人员防疫管理系统”,及时维护人员信息,用科技辅助日常管理,确保市场从业人员24小时核酸工作的有效落实;另一方面严守入口,确保每个进入的顾客做到场所码应扫尽扫。所有辛苦付出和规范严谨的工作,最终是为了让百姓购物更放心,服务更满意。

3.jpg

(二)强化追溯及市场管理应用系统建设

ZHIHUI

建设集团化统一管控、全业务覆盖的智慧农贸综合管理系统,结合智能电子秤等硬件设备,为市场内商家的进销存管理、自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市场管理方实现数字化、无纸化管理,以及拓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业务模式提供信息化手段。系统满足市场基础管理、经营管理和运营管理三大管理需求,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推动市场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并固化日常经营管理流程和模式,提升市场管控能力和经营活力。依托系统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能够提供多维度的数据应用分析,帮助市场优化经营决策,同时实现市场内各商户所经营农产品追溯信息的查询和上报管理。

4.jpg

(三)强化智慧经营、智慧交易体系建设

ZHIHUI

通过电子追溯秤作为数据采集的终端,实现市场商品销售称重、结算、支付、商品管理、经营数据统计和追溯管理等,同时电子追溯秤上执行的所有操作相关数据可同步上传至智慧管理系统,用于市场管理方进行相关数据监控和统计。此外,通过聚合支付系统集成建设为消费者提供多渠道支付,如现金、移动支付、银行通道支付、数字货币等,具有多码合一、直接清算、统一账单等特点。

5.jpg

(四)强化市场信息公示平台建设

ZHIHUI

通过设置市场信息交互屏、电子秤客显屏等设备,作为市场基本信息、经营状况展示平台以及菜价、食安状况、检测结果、信息追溯、商户证照等信息的公示平台,助力打造现代化、透明化和数字化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查询渠道,提升消费信心和消费满意度。智慧菜场管理系统已实现和追溯云平台的数据对接,通过统一的接口规范实现数据自动提取、数据转换、数据发送、数据校验、数据审核等功能,并合成追溯链条,一方面自动上传到市监管平台,另一方面将追溯信息返回后台系统,通过智能电子秤称重打印出带有追溯二维码的小票向消费者予以展示。

6.jpg

(市场信息交互屏)

7.jpg

(电子秤客显屏.商户营业、执照菜价公示、商户收款码)

(五)配置农产品快速检测设备

ZHIHUI

为了进一步提升莘松菜市场智慧化食品安全管控能力和风险预防能力,市场配置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器,用于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快速检测,具有快速、简单、高效等特点,便于市场加强对所销售农产品的质量管控,确保市民餐桌安全。

8.jpg

(六)实现系统管理助力垃圾精准分类

ZHIHUI

管理方充分考虑农贸市场垃圾产生特点,增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点,配备垃圾收集容器,规范设施、设备分类标识;在垃圾集中投放点、人流密集处、交通要道设置分类公示牌;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作业流程、作业人员、作业设备,规范管理,保证分拣率和精准投放率达标、做到干湿分离、日产日清;针对市场湿垃圾产出相对较多的情况,在改造中引进湿垃圾就地处理设备,经过设备处理湿垃圾减少了70%以上。

(七)AI智能助力监控赋能建设

ZHIHUI

市场内配置AI智能监控系统及智能监控摄像头,在AI智能监控的助力下,实现市场“进出口人员监督”、“消防监管”、“智能巡检”,使市场的日常管理及监督不仅更高效,也更省心、省时、省成本。

(八)加强智能进出口车辆管理系统建设

ZHIHUI

系统由智能门禁道闸、过磅收费系统、车辆识别一体机、云服务器等各部分组成。通过规划停车位、新增监控、进门扫场所码等方式,解决了购物居民停车难的问题;同时有效改善市场区域交通状况,为居民出行购物带来更好体验。

三、创建成效和意义

1.提升市场管理能效。

新技术与传统农贸市场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优化市场业务体系,重构市场商业模式,在信息化管理、食品安全追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等多个层面,为市场提供全方面的服务,提升管理能效。

2.提升市场服务品质。

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加强管理水平,优化市场业务流程和资源整合,提升标准化市场的服务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3.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

通过建立完善大的市场信息化追溯体系,来进一步打造企业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引入监控系统、音响系统、信息公示平台,使市场全程交易信息透明化,从而使消费者对市场产生更多的信赖感。

4.带来全新购物体验。

通过在购物环境、技术手段、服务理念等方面的突破,搭建和巩固消费者与供应商之间的信任关系,通过无处不在的信息公示服务,为消费者带来极致的购物体验。

9.jpg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