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速,三年将培育100个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发布日期(2022-07-11)

《2022上海民生访谈》正在进行

今天,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

顾军 做客节目

微信图片_20220718120216.jpg


去年7月,国务院批准率先在上海等五个城市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给上海这座最具商业基因的城市赋予了新的发展机遇。


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万亿元, 规模稳居全国主要城市首位 ;消费品进口额5235.6亿元,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顾军表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上海意义重大,是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必然要求,也是 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最佳实践


* 1
培育独树一帜的首发经济
近年来,上海首发经济发展十分强劲,成为了打响“上海购物”品牌,丰富消费高质量供给的关键一招。

从首店开业情况看,2021年上海累计开设各类品牌首店1078家,其中全球首店或者亚洲首店14家,中国及内地首店167家。今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1-6月上海依然引来366家首店落户,首店数量蝉联内地首店之都的桂冠。就在7月8日,城市更新重点地标项目——南京西路1225号锦沧文华广场,迎来知名意大利奢侈品集团OTB旗下四大先锋时尚设计品牌Maison Margiela、MARNI、JIL SANDER 、AMIRI旗舰店入驻,这也是上海进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阶段后,率先于核心商圈亮相的首批高能级首店。


从首发活动看 2021年超过3000个国际国内品牌在沪举办新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今年6月起,扎根静安发展的各大品牌首发活动全面复苏:有路易威登集团旗下品牌Tiffany推出限量钛金属Hardwear项链及手链全球首发,LOEWE在恒隆广场和静安嘉里中心推出米兰家具手工艺全球限定首发新品;历峰集团旗下品牌卡地亚推出Double C de Cartier系列全球首发新品,积家大师系列计时全历腕表、伯爵时来运转系列腕表全球首发;开云集团旗下古驰品牌GUCCI发布古驰和阿迪达斯联名系列、Blondie手袋系列和宠物产品系列全球新品;欧莱雅也举办了中国首个美妆科技元宇宙路演,率领旗下31个美妆品牌陆续推出了百余款新品等。今年下半年,还将在西岸艺术中心举办 “2022全球新品首发季” 活动。

首发经济外溢效应凸显,全球时尚产业指数·时装周活力指数中,上海时装周由全球第六跃居全球第四,成为上海打造品牌之都、设计之都、时尚之都、打响上海“四大品牌”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有力抓手和有效载体。


下一步,围绕深化全球新品首发地建设,鼓励国内外品牌在沪 首发全球新品、落地品牌首店、设立企业总部 。“培育形成从‘首发’到‘首店’、到‘总部’的‘首发经济’效应,助力集聚品牌资源、引领消费潮流。”顾军说。

一是加快集聚国际国内品牌,进一步提升品牌集聚能力。 支持国际品牌中国区总部升级为亚太区总部乃至全球总部;支持国内外知名品牌在沪开设首店、旗舰店,举办新品首发、首展、首秀、首演活动,培育集聚品牌总部。

二是加快集聚时尚要素资源,进一步提升消费引领能力。 全面升级南京东路等重点商圈业态和服务功能,为首发活动和首店入驻创造有利条件; 将上海西岸艺术中心等打造成为新品发布地标性载体。

三是加快培育专业人才和机构,进一步提升时尚原创能力。 健全时尚消费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和吸引时尚设计师、专业经纪人、专业买手等专业人才。

四是加大制度和政策创新供给,进一步优化首发经济环境。 优化首发经济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扶持、活动报备、通关便利、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创新供给,为新品首发活动和首店落户提供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 2
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在步行15分钟可达的范围内,配备社区便利化购物、餐饮、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体育休闲等多元功能,不仅满足居民“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还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物质和精神需求,体现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等高品质社区服务功能。


2021年,长宁区、普陀区成功入选国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近期,静安区、徐汇区和嘉定区参评第二批国家级试点。


顾军介绍:“去年底开始,我们会同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和市规划资源局在全市范围启动了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培育100个左右的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123.png

话匣子
,赞16
拍摄、制作:楼嘉寅

上海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与广大上海市民的消费需求相适应,与上海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定位相匹配,让市民从身边小店的点滴变化中触摸城市肌理、共享多彩生活,形成 有内涵、有颜值、有温度的家门口幸福美好生活场景

有内涵 ,就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消费供给能力要更丰富, 要有更加丰富的消费业态,基本保障类业态要优先配齐,主要包括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便利店、综合超市、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等。 在此基础上,还将因地制宜发展品质提升类业态,如特色餐饮、精品超市、书店书吧等。

有颜值 ,就是要打造更加宜人的商圈硬件设施,促进商居和谐,形成更加美观的城市商业新空间。街区可漫步、建筑可阅读不仅仅是地标性商圈和建筑,家门口的街区和建筑同样可以让人心生美好。


有温度 就是要打造全龄友好、全民共享、全时关怀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比如,完善必要的无障碍设施和母婴设施,设立为老年人服务的专柜和体验店等。 力争将社区“晨经济”和“夜经济”优势发挥到极致,营造全时温暖关怀的社区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在国家级和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中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成熟经验做法,不断增强全体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3
加快早餐工程建设
2020年7月起,本市启动了新一轮早餐工程建设,去年又列为全市16个民心工程之一。总体来看,早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截至2021年末,全市新改建早餐网点2577个,早餐示范点226 个,共享早餐门店(点)覆盖率达到85%。

顾军说,今年虽然受到前期疫情影响,但后续仍将坚持 目标不变、力度不减 ,确保补盲点、建示范点等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加快推进补盲点工作 。各区主动对接早餐工程企业,围绕产业园区、医教集聚区、商务楼宇、大型居住社区等重点区域,优化早餐网点布局, 力争到年底完成773个新建网点的建设目标

全力推进示范点建设 。按照8月底申报截止、9月底完成评审的进度要求, 创建市级早餐示范点100个 ,引导企业提升早餐网点建设、管理和运营水平,丰富早餐服务功能,确保早餐示范点真正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持续推进“早餐地图”建设 。继续引导早餐企业上线早餐地图, 消费者可以通过随申办、支付宝、微信等搜索渠道,方便快速地查询附近的早餐网点信息 ,不断提升早餐服务的便利化水平。

*4
加快商业数字化转型
上海商业数字化转型具有丰富的市场优势、场景优势、资源优势。 去年,市商务委出台了《上海市推进商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全面提升商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际数字之都建设。

一是数字化转型促进了消费。 通过大力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新业态,丰富商品和服务供给,有力地促进了疫情之后的消费回补,激发了消费潜力。 今年1-5月网上商店零售额实现1366.7亿元,增长5%,高于当期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23.7个百分比; 占社零的比重为22.6%,比去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

二是数字化转型创新了模式。发挥大平台、大流量优势,加快实体商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涌现出五彩缤纷的商业模式创新场景。比如,上海时装周全球首创“云上时装周”,实现即秀即买;豫园、徐家汇等商圈打造数字商圈标杆应用,提升消费者体验,赋能商户运营,提升商圈管理效能。


三是数字化转型惠及了民生。 在长宁、普陀率先开展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级试点,打造“线上+线下”“到店+到家”相融合的便民生活数字化应用场景。 全市25家智慧菜场建设初具成效,让这个最具“烟火气”的地方也乘上了数字列车。

四是数字化转型打响了品牌。 加快消费与产业融合,推动电商平台与上海制造品牌、商业品牌、老字号品牌开展深层次合作,以大白兔、回力、英雄等为代表的上海老字号企业不断焕发新活力,引领了国货消费新风潮。 培育了一批面向垂直领域、细分客群的网络新消费品牌,据主流电商平台统计,上海贡献了全国近1/6新锐品牌销售额,网络新消费品牌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上海出品”成为助力消费提质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十四五”商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之一,努力通过商业数字化形成新供给,满足新需求,优化新环境,让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在数字化助力下跑出加速度,让魔都绽放更加绚烂的商业魅力。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