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064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07)
张玉霞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改善儿童进入异性专用场所现状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对本提案的办理概述
该提案从特殊视角关注未成年人在健康成长中碰到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儿童进入异性场所的年龄限制、利用现有资源改善优化已有设施,以及家校联合开展性别教育增强社会共识等建议,非常有针对性,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对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和价值观念,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委高度重视,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和市沐浴行业协会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形成了答复材料。
二、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更新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关于儿童进入异性场所的年龄限制,并予以宣传”的建议
近年来,我委陆续接到类似的意见及投诉,反映未成年人进入洗浴场所消费所出现的问题。我委对此高度重视,指导市沐浴行业协会开展调研并提出对策。今年1月30日,市沐浴行业协会召开了相关企业代表座谈会进行专题研究。针对异性混浴问题,在行业中推出身高超过90公分儿童不允许混浴的规定,或有条件的场所委派同性员工进行助浴等措施。3月1日,市沐浴行业协会发布了关于《沐浴行业未成年人保护倡议书》,分别从强化友情提示和注重安全保障等方面,倡导企业凝聚儿童友好理念的社会共识,为本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下一步,我委将指导市沐浴行业协会修定《沐浴、足浴行业经营和管理技术规范》,明确异性共浴行业标准,并在社会和行业内积极推广。同时,积极推进从法律法规层面明确儿童进入异性场所的年龄限制,为末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二)关于“有关部门推进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改善优化已有设施”的建议
近年来,市教委不断加大校园无障碍环境建设力度。2020年6月,市教委印发《上海市基础教育学校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指南(试行)》,从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设备配备和无障碍人文环境建设三方面提出具体建设要求。当前,正在实施第四轮《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围绕“中小学(幼儿园)主要教学用房均配置无障碍厕所(厕位),开展特殊教育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主要教学楼均设置无障碍电梯”的目标,指导和督促各区加快无障碍设施建设与改造。同时,优化资源教室空间布局,针对性地配备教具、学具、辅具和信息技术等资源,积极创设无障碍信息沟通环境和人文关怀环境,整体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三)关于“家校联合性别教育,宣传增强社会共识——建议有关部门依托各平台推动无性别空间使用、性别意识教育宣传,提高公众认知度,加强正面舆论引导”的建议
市委宣传部密切关注针对本市家长带儿童出入异性专用场所引发的热点事件,及时跟进报道,强化正面宣传、舆论引导。如上海新闻广播2022年1月5日刊发《3岁男孩进女浴池被质疑,洗浴中心:90厘米以下小孩能混浴》,援引心理专家观点及相关法律法规,指出家长要注重对儿童性别意识的教育引导,设立更多第三卫生间、第三更衣室等便民设施。文汇客户端2023年2月1日刊发《女子制止6岁男孩进女厕,被家长辱骂30分钟……网友炸了,当事人发声》,建议公共场所要注意公序良俗,探讨明确儿童进入异性专用场所具体年龄限制等相关规定,力求温和理性解决。新闻综合频道《新闻透视》栏目2023年2月14日播出《上海的“第三卫生间”现状如何》,记者实地采访旅游景点、商场、医院等场所“第三卫生间”现状,表示要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设置更合理、引导更明确,做到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不仅是建好,更要管好。澎湃新闻2024年1月23日发表评论文章《男童进女厕引争议?第三卫生间建设要跟上》,呼吁持续关注“无性别空间”议题、推进无性别空间建设,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下一步,市委宣传部将推动本市主要媒体和各区融媒体中心,对无性别空间建设、性别意识教育、如何让第三卫生间资源利用最大化等多个话题予以持续关注,做好相关宣传报道和正面引导,提升民众整体公共意识,营造社会更有温情、文明程度更高、生活环境更舒适、民众幸福感进一步提升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关于“家校联合性别教育,宣传增强社会共识——通过家庭教育增强孩子个体性别意识,幼儿园性别教育专业化,家校联合正确引导儿童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的建议
市教委制定的《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中,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将“3-18岁”性教育有机融入家庭教育指导内容。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途径,为家长开展孩子性教育提供科学指引和必要帮助,形成家校协同合力,提高儿童青少年性教育水平。同时,通过“上海家长学校”等指导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优质家庭教育指导资源供给,提高家庭性教育水平,多方合力引导儿童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
(五)关于“家校联合性别教育,宣传增强社会共识——建议教育部尽快将性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规范教育内容与质量”的建议
市教委已将相关内容在本市幼儿园与中小学教育中作了安排,体现在学前和中小学教育中。在学前阶段,针对2-6岁儿童不同年龄段特点和需要提供性别教育内容:一是环境创设中确保2-6岁儿童男女分厕,从小培育孩子们知道男女有别。二是在日常活动中会结合男孩和女孩的体力、喜好等特点,开展分组活动,促进幼儿感知性别的差异。三是托小班和中大班设置专门的主题活动《小宝宝》《我自己》,进一步引导幼儿知道自己的性别、了解男孩女孩各不相同以及各自的特点,为自己感到自豪。四是设置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引导儿童充分认识保护自己的重要性以及保护自己(隐私部位)的方法,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五是在各种亲子活动中推进幼儿发现、理解爸爸妈妈的爱,体验爸爸的力量和妈妈的细致等,由此感受性别的差异。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2024年4月29日
联系人姓名:徐建春 联系电话:23110679
联系地址:世博村路300号7号楼 邮政编码:200125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