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061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07)

杨阿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增强上海商圈活力提升城市消费能级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对本提案的办理概述

收到提案后,我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围绕全市商业设施总量和发展质量两大核心,密集开展调研访谈和现状梳理我们认为,您的提案中指出的问题客观反映了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现状,消费信心尚未恢复,消费规模有待提升;商圈活力不足,创新有待加强;企业数字化能力建设不足,线下软硬件瓶颈限制发展等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对于增强上海商圈活力提升城市消费能级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聚焦重点商圈,探索上海商业发展“三规合一”的建议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212月市商务委联合市规划资源局印发了《上海市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年)》,成为落实“上海2035”总体规划的重要市级专项规划之一,具备“多规合一”特征。主要突出以下三点特征:一是规划内涵上,体现全口径、全周期、全要素、全覆盖,突破了传统商业商业网点布局规划范畴,突出“大消费”理念,依托商业空间开展的商业、旅游、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全领域各类消费活动纳入范畴。二是规划理念上,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底线保障。强调优化布局、补齐短板、丰富业态,增加高能级、品质提升型商业配套,将应急保供和商贸物流基础设施纳入规划范畴。三是空间体系上,强化两端提升、中间做实、特色培育、韧性支撑。规划落实“上海2035”总归确定的公共中心体系,衔接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和“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十四五”市域空间新格局发展要求,确定“4+X+2”的商业空间布局体系。

(二)关于发挥地方立法引领推动作用,维护商圈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2024年3月,市商务委联合相关部门印发了《上海市商圈能级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从规划布局、业态模式、消费环境、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推进16项举措和3项保障措施。一是围绕规划布局提升实施3项举措,打造全球顶级商圈,推进存量商业加快更新,引导新增商业设施有序建设。二是围绕业态模式提升实施6项举措,打造全球新品首发“新空间”,打造商旅文体展联动标杆商圈,打造24小时活力商圈,打造一批“主题友好”商业项目,打造商圈数字化、元宇宙项目,大力发展商圈免退税经济。三是围绕消费环境提升实施4项举措,打造友好型消费服务环境,完善商圈配套设施,打造诚信消费商圈,加大商圈宣传推介。四是围绕管理机制提升方面实施3项举措,完善商圈治理体系,培育商圈IP运营主体,完善商圈营销活动管理。五是形成3项保障措施,完善商圈能级提升推进机制,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完善统计制度和商圈监测评估。

(三)关于明确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核心载体,聚焦目标客群配置资源的建议

我们将围绕规划提升、业态提升、环境提升、管理提升等“4个提升”,聚焦国际级消费集聚区“8个重点商圈”率先制定“一圈一方案”,逐步扩大到中山公园、五角场商圈。以东西两片国际级消费集聚区为核心,打造面向全球的融都市产业和复合多元消费于一体的顶级商圈。南京东路商圈:坚持“繁荣繁华”总体定位,持续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南京路,打造传承经典、引领未来的国际顶级商业街区。淮海中路商圈:围绕“更人文、更未来、更融合”三大主题,推动商圈转型升级,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雅时尚”商业街区。豫园商圈:围绕打造融汇古今、贯通民俗时尚、串联民族世界的文化旅游商业地标,建设融合东方美学与世界时尚的大豫园片区。南京西路商圈:着力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世界级地标性商圈。陆家嘴商圈:着力打造汇聚高端商业商务、旅游观光体验、高端文化引领等综合功能的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徐家汇商圈:持续构建最年轻、最时尚、创新最活跃的商业生态,加快建设闻名遐迩的世界级地标性消费商圈。北外滩商圈:加快建设高端商业商务、全球新品首发、国际会议功能集聚的世界级中央活动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商圈:建设上海西翼的对外商业门户枢纽,依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虹桥交通枢纽的叠加赋能优势,提升服务长三角联通国际的消费新平台功能,突出商业绿色化、数字化特色。

(四)关于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建议

市公安局指出近年来,在市大数据中心支撑下,与市商务委、市文旅局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尝试依托“一网通办”开展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系统建设,进一步优化大型群众性活动行政审批流程,规范小型群众性活动报备制度,跨前指导活动方准备好安全许可申报材料,减少企业跑动次数,缩短行政审批许可周期,尽可能为活动方提供便利和服务。市绿化市容局指出坚持大格局和精细化总体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原则,以品质化为目标、标准化为依托,努力营造“整洁、有序、温馨、安全、美观”的城市环境。一是规范设摊经营活动。2023年8月,会同相关部门制订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设摊经营活动的指导意见》。各区根据区域实际,编制本区域设摊管理文件,涌现了泗泾夜市、大学路等一批设摊典型案例。二是推进商圈景观提升。以《上海市景观照明规划(2024-2035年)》实施为契机,将重要商圈景观品质提升纳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重点任务。2024年有序推进南京西路、徐家汇、中山公园、大宁等商业中心景观照明改造提升,持续推进小陆家嘴-张杨路、南京东路、淮海中路、五角场等13个商业中心的户外广告设施、户外招牌品质提升。三是营造浓厚商业氛围。支持南京东路、淮海路、南京西路、徐家汇以及北外滩等市级商业中心和地区级商业中心设置临时性户外广告。四是支持商圈设置新型户外广告。在全市各区编制新一轮户外广告设施设置实施方案过程中,鼓励在重要商圈设置新型户外广告。

(五)关于鼓励市场主体创新转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建议

“将文化、艺术融入商业,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服务消费”方面,市文旅局指出,一是整合商旅文体资源。挖掘“一区一品”特点,办好浦东上海桃花节、黄浦国际音乐剧节、徐汇MISA夏季音乐节等节庆活动,扩大文旅消费。二是着力打造“观文博、看美展、赏好剧、听歌会、来海考、享美育、逛景区、品美食”都市文旅臻选。发挥文博艺术资源集聚优势,持续打响“一江一河游览”“建筑可阅读”等都市文旅IP。三是创新举办中国旅游日、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活动,推出景区(点)半价优惠、“十大惠民游”产品,促进商圈、街区供给联动、消费互动。四是加强“一江一河”水岸联动,促进产品升级、航线延伸及沿岸核心区文旅业态提升。“保护老字号品牌,促进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方面,上海建立“一品一策一方案”工作机制,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发布《关于开展上海老字号认定的若干意见》《“上海老字号”评价规范》,健全上海老字号名录,197家老字号品牌将示范创建成为商务部“中华老字号”,104个老字号品牌被认定为上海老字号。举办中华老字号(上海)博览会,荟集全国300余家老字号品牌,打造老字号消费盛会。每年在进博会上海馆推出老字号品牌“百年华章”展区。今年,全市284家老字号共推出百余款国潮新品。打造上海老字号品牌地标,建成上海老字号品牌馆,选取106个优秀老字号品牌,打造百年华章、理想之城、经典永恒三大场景,集成品牌展示、文化体验、技艺传承、城市会客、消费促进五大功能,进行主题式、沉浸式、场景式、互动式展示。建成长三角老字号博物馆,记叙江浙沪皖老字号文脉传承,集中呈现50余个老字号工匠精神。“支持企业探索新型消费模式,挖掘商圈的消费潜力”方面,紧扣“引领时尚、定义潮流”,把商业创新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关键。首次在“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相应资金,对具有市场引领性的创新业态、模式及创意活动,并对消费市场增长有突出贡献的企业适当予以支持,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动能和消费市场活力。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等,共计36家企业确定纳入2022年度消费市场创新发展奖励项目支持范围。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商圈能级提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2024518日   

 

 

联系人姓名:潘陈杰                联系电话:23110687

联系地址:世博村路300号7号楼      邮政编码:200125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