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084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6-07)
邵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跨境贸易和国际航运的数字化转型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对提案的办理概述
跨境贸易和国际航运数字化转型,对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金融中心建设有重要意义,也是落实国家对智慧口岸建设的要求。在2022年1月RCEP正式生效,成员国之间贸易量激增的背景下,您在提案中指出了“跨境贸易业务效率低下、跨境贸易行业参与主体众多、跨境贸易企业金融服务不完善”等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重点。
收到提案后,市商务委高度重视,张杰副主任与您会面,并联合调研了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各方就《关于推进跨境贸易和国际航运的数字化转型的提案》进行交流,调研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并就智能跨境贸易保险平台进展听取介绍。此外,我委会同上海海关、上海银保监局、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金融工作局)等单位共同研究提案内容,起草答复意见。
二、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将现阶段的‘智能跨境贸易保险平台’升级到‘智能跨境贸易数字化平台’”的建议
2020年,为贯彻国家“贸易强国”战略,积极响应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要求,在我委的指导下,上海保交所牵头部分中外保险机构,搭建了智能跨境贸易保险平台。平台具有保费自动计算、在线投保出单、智能核保、理赔报案受理等功能,通过对接“单一窗口”等政府平台,实现行业数据与监管数据互通,推动跨行业数据共享,简化投保流程,降低投保成本,促进航运保险交易标准化、数字化的发展。
截至目前,智能跨境贸易保险平台已与4家中外资保险机构对接,平台累计交易保费规模约300万元。上线贸易企业对平台投保效率和操作便利性认可度高。智能跨境贸易保险平台尚未与上海海关实现数据共享,上海海关将密切关注、加强调研并积极参与相关工作。上海银保监局将积极支持保交所持续推进相关工作,支持保交所加强与临港新片区合作,探索保险产品、服务机制创新,争取航运保险财税支持政策,与现有政策相衔接;支持保交所继续推进在航运保险信息交互、资金跨境清结算便利等方面的探索。
市商务委(市口岸办)基于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形成了具备“监管+服务”功能的16大板块,56项特色化应用,服务企业近60万家,成为支持全球最大口岸和全球最大贸易城市跨境贸易营商环境优化的“数字底座”。我委持续优化口岸数字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升级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金融特色服务,形成了国际结算、保险服务、融资服务三大板块业务,打造“互联网+金融+外贸”的服务体系,为企业纾困解难,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与上海“单一窗口”对接的金融机构已超过40家。一是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举办金融服务季活动,发布了“单一窗口”专享金融服务方案,涵盖国际结算、融资信贷、跨境保险等全方位的数字化金融服务应用场景。二是保险服务方面。与中国信保打造出口信用保险WE平台,为小微业提供包括投保、理赔、资信、融资、咨询等“一站式”风险管理服务。同时“单一窗口”实现与保险交易所智能跨境贸易保险平台对接,实现了国际货运险、关税保证保险等保险产品的在线投保、在线核保。利用数字技术上线“政策找企业”的精准推送模式,提高出口信用保险企业投保覆盖率,为外贸企业保驾护航。三是出口退税实现“单一窗口”全覆盖。2022年共2.5万户出口货物申报退税企业,通过在线免填申报功能完成出口退税货物申报,申报退税额共1180.5亿元。
2022年市商务委等9家单位联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口岸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提出丰富口岸数字化服务模式,推动数据为基础的精准服务。未来将继续做好三个拓展:由原来服务上海口岸的拓展到长三角港口群;由传统的服务政府监管部门拓展到服务贸易发展的企业主体;由传统的服务货物贸易拓展到服务服务贸易。不断深化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打造移动应用基础构架,开发移动APP(安卓版)。
(二)关于“从上海海关拓展到全国海关,打造全国性的‘智能跨境贸易保险平台’”的建议
我委深化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共建,增强区域辐射能力。2020年6月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上,三省一市口岸主管部门签署了《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共建协议》。我委牵头推进细化完善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共建的技术方案。2021年试点上线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专区,实现四省市企业账户贯通,提供长三角主要口岸海运货物状态跟踪、长三角口岸收费公示等功能。2022年推进长三角“单一窗口”运维保障一体化,实现与浙江“单一窗口”热线工单系统互联。
未来将引导多方参与,推进口岸信息系统资源整合、特色功能推广和数字化转型,共享“单一窗口”地方特色建设经验。探索搭建长三角电子口岸一体化区块链平台,实现“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打通各口岸物流、通关、金融等环节的信息;打造长三角口岸进出口贸易先行指数,为政府决策、企业经营提供量化参考;推进长三角三省一市间“单一窗口”数字化联合运维新模式,更好服务长三角外贸企业。
同时,依托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长三角专区,支持长三角加工贸易企业联动发展。创新加工贸易和保税商品内销的监管与服务体系,打通内外贸一体化瓶颈,依托上海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制度创新平台,实现加工贸易和保税仓储货物转一般贸易内销、免税品内销、跨境电商内销、保税展示交易内销、旅游购物零售内销等功能,打造集监管、服务、溯源于一体的内外销双循环服务系统,推动保税加工制造、研发、设计、检测、贴牌、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培育、孵化一批内外贸双循环一体的市场主体、信息技术服务商、内外贸双循环服务商等。
(三)关于“联合其他国家参与共建智能跨境贸易平台”的建议
我委积极建设国际互联互通合作新载体。推进“单一窗口”跨境互助通关平台建设,探索推进与APEC、RCEP“一带一路”有关经济体的单一窗口等进行对接,试点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等开展合作,针对APMEN等双边或诸边的跨境通关服务应用场景,逐步形成符合跨境数据合规、安全流动要求、“一次申报 双边通关”的“一站式”跨境通关解决方案,服务国内外贸易企业,助力提升区域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水平。此外,加快建设上海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临港示范区,加快集聚和培育数字贸易标杆企业,推动对标DEPA的电子口岸数据联通等功能项目落地实施。
按照《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和《临港新片区“十四五”规划》的相关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新片区全球航运中心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片区正着力构建高能级的全球航运枢纽。其中,围绕国际航运数字化转型,正积极推进“新片区航运通”国际航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涉及综合服务、航运大数据、构建新片区航讯、搭建新片区航圈等方面,目前已初步完成系统框架搭建,后续将推动尽快投入运营。
市商务委也积极建设国际互联互通合作新载体。2022年上线“单一窗口”“RCEP协定最优关税税率查询系统”,为贸易企业提供RCEP协议项下各国进口最优关税的查询服务。上线“原产地规则查询系统”,先期围绕东盟地区原产地贸易合规条款,开展RCEP协定下的贸易合规与通关便利化服务。2023年将推进“单一窗口”跨境互助通关平台建设,探索推进与APEC、RCEP“一带一路”有关经济体的“单一窗口”等进行对接,试点与新加坡等开展合作。针对APMEN等双边或诸边的跨境通关服务应用场景,逐步形成符合跨境数据合规、安全流动要求、“一次申报双边通关”的“一站式”跨境通关解决方案,服务国内外贸易企业,助力提升区域贸易便利利和自由化水平。此外,我们还将加快建设上海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临港示范区,加快集聚和培育数字贸易标杆企业,推动对标DEPA的电子口岸数据联通等功能项目落地实施。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会同各相关单位积极采纳提案中的建议,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的机遇,结合上海实际,落实《关于全面推进口岸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发挥上海智慧口岸数字专班的机制作用,依托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面推进上海口岸高质量数字化转型,针对跨境贸易业务效率低下、跨境贸易行业参与主体众多、跨境贸易企业金融服务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优化,积极推动跨境贸易和国际航运数字化转型。
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2023年5月15日
联系人姓名:孙孟集 联系电话:63292550
联系地址:世博村路300号7号楼 邮政编码:200125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