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070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6-07)

苏香玫、麦德铨、徐涵明等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上海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对本提案的办理概述

您们在提案中提出,自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成功举办五届以来,充分发挥了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进博会在推动我国产业升级、有效改善国内供给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本土企业和进博会参展商合资合作的意向和便利度有待提升;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影响力有待增强。结合当前进博会发挥溢出带动效应现状,您们建议:一是推动更多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不断提升上海技术和产业链接度;二是发挥进博会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纽带作用,进一步促进市场链接;三是强化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对话机制,持续推动制度链接;四是发挥进博会举办地优势,在开放和安全链接上先行先试;五是依托进博会平台深化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收到提案后,市商务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虹桥商务区管委会、浦东新区政府、松江区政府等部门,就进一步发挥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论证。举办进博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将为推动中国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引领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环境、新支撑和新动力。您们在提案中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对进一步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推动更多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不断提升上海技术和产业链接度

首届进博会以来,本市积极用好进博平台,加快推动外资项目落地,助力展品变商品、参展商变投资商。连续四年在进博会期间举办“上海城市推介大会”,由市主要领导向全球发出上海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欢迎全球企业和人才来沪发展的热烈邀请“2022上海城市推介大会”上,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设备、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的18个重点项目举行现场签约,投资总额约300亿元。浦东持续打造外资新高地。自首届进博会召开后,共有272家参展商在浦东新设和增资,共计合同外资38.4亿美元。如:新西兰最大的牛肉出口商银蕨农场、芬兰最大的木材贸易商芬林集团、全球知名医疗器械公司医科达、西班牙知名火腿经销商LaEncina等20家参展商先后落户浦东。虹桥商务区深化专业贸易平台建设。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内入驻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供应商、6000多个品牌、7万多种商品,重点开展虹桥国际咖啡港、虹桥国际酒窖、畅购集合店、上海国际友城港、虹桥品汇直播基地等功能业务;63个国家馆在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开设,吸引7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家客商、2万个品牌、9万种商品入驻。临港新片区加速重点外资项目落地。积极开展“全范围、地毯式”招商活动,洽谈项目10余个,实现签约4个,总投资额超过7亿元。重点项目包括诺和诺德、重塑能源、林德气体、百特国际等一批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有力推动了前沿产业领域重点参展商在临港新片区投资落地。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提升进博会与上海技术和产业的链接度,加大进博会期间的政策推介和招商引资力度,发动各区、重点园区招商分队进馆招商,通过政企圆桌会议、联采大会等高能级平台和活动载体,促进经贸合作、商品采购,充分发挥进博会投资促进平台作用。

(二)关于发挥进博会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纽带作用,进一步促进市场链接

五届进博会以来,进博会平台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助力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充分发挥长三角协调机构作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简称“长三角办”)联合三省一市经济信息化部门和长三角联席办,建立了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工作机制。上海牵头机器人产业链、江苏牵头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链、浙江牵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安徽牵头新型显示产业链。在此基础上,三省一市经济信息化部门已启动民用航空、物联网、数字安防、智能语音等第二批产业链研究,并将探索强化专项资金、首台套装备互认、国产替代等支持政策跨区域统筹协同。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体化发展。自首届进博会以来,每届均在主会场举办九城市(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主题大会,聚焦产融结合、采购商联盟建设等主题开展务实合作;举办九城市投资推介活动,并推出了创新孵化专区,搭建了进博会参展商与九地产业部门的对接平台,全面推介各地一体化发展成果、创新载体和政策环境,进一步增强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联动效应。支持本土跨国公司走出去。依托上海市“一带一路”综合服务中心、虹桥国际商务人才港、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企业国际化服务工作站等平台,形成企业“走出去”服务矩阵,为长三角企业走出去提供国际化、专业化的综合服务,成为本土跨国公司国际化桥头堡。

下一步,我们将以进博会为契机,配合三省一市经济信息化部门深化完善产业合作机制,持续推进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共同提升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将“各自优势”打造成“共同长板”,推动产业领域形成更多合作成果。

(三)关于强化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对话机制,持续推动制度链接

“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坚持高层次国际论坛定位,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世贸组织改革、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持续扩大上海分论坛国际影响力。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浦东、虹桥分论坛已成功举办两届,初步实现了论坛成果向国际社会关注度和国际投资吸引力的双转化。如:临港新片区围绕制度型开放成果进行“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的专题推介,全方位展现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开放和创新及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让国内外企业更好地了解临港、投资临港。虹桥商务区深化全球开放核心主题和国际公共产品功能定位,鼓励商务区知名总部类企业、头部企业等参与融入论坛管理运营,高质量办好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分论坛暨虹桥HUB大会。虹桥商务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能级不断提升虹桥商务区依托进博会,逐步实现保税展示交易业务的常态化开展和进博会“展转保”“展转跨”等便利化措施常态化应用。第五届进博会为43个国家、228个品牌、550种展品提供服务,五届进博会以来累计服务展品金额超30亿元,全年实现进出口额近14亿元,单位面积进口额排名全国第7位。

下一步,上海将继续借助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高能级对话平台,积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行业管理、市场体系、商事制度、金融体系等领域加大制度探索和创新案例推广,持续推动制度链接。

(四)关于发挥进博会举办地优势,在开放和安全链接上先行先试

上海充分发挥进博会开放合作平台作用,在浦东引领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区域先行先试国家开放政策。浦东新区全面对接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重点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外商投资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高端产业发展等领域开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压力测试,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不断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形成整体性、联动性、综合性的开放新优势。临港新片区积极落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关于“实施国际互联网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的要求,有序开展场景化的低风险数据跨境流动创新试点。在制度创新方面,建立健全“事前申请备案、事中存证传输、事后监管抽查”的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流程,服务市场主体更加便利地开展跨境业务;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正加快建设国际关口局、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国内互联网光纤专网、数据中心、边缘计算节点等重要通信设施;在功能保障方面,搭建数据跨境安全自评估服务平台、数据流通安全合规综合治理平台、数据传输备份存证一体化服务平台、技术与数据要素支撑平台、技术标准化与国际互认平台等五个重要功能平台;在场景应用方面,完成全国首家车企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构建安全便利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设立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稳妥推进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虹桥商务区推进落实《关于支持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进一步提升能级的若干政策措施》。为更好承接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虹桥商务区持续提升“大会展”能级,提出了一系列市级支持政策。如:支持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立会展业发展协调机制和国际会展活动引进、申办联动机制,支持虹桥国际会展产业园提升能级;加大国际知名会展企业总部、境内外专业组展机构、国际品牌重要展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引进力度。

下一步,上海将继续加大制度创新探索力度,发挥进博会举办地优势,在开放和安全链接上先行先试。特别是推进数据跨境流动方面,积极对接国际规则,加大在数据跨境传输的创新力度,稳妥有序推进数据跨境流动。

(五)关于依托进博会平台深化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粤港湾大湾区集聚众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创新型专精特新企业,近年来,进博会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深化长三角和粤港湾大湾区经贸对接提供了合作平台。举办两地投资推介活动。2022年7月,第五届进博会粤港澳推介会成功举办,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诚挚邀请驻粤外资企业、港澳企业和贸易促进机构参展参会。第五届进博会上,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组织了35家澳门企业参展,并设置两个主题展馆“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澳门及葡语国家食品饮品馆”和“服务贸易展区——澳门及葡语国家专业服务馆”,推动两地贸易主体双赢、共赢。优化提升海外贸易中心能级。虹桥海外贸易中心以进博会举办地为发展契机,已集聚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上海代表处、中国瑞士中心、新加坡企业中心、法中经贸企业等海外投资贸易促进机构36家,做好政策延伸,分国别、分领域开展贸易投资对接,成为国内外商协会互动交流、产业对接、贸易促进的高端贸易平台。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上海实施“6天+365天”平台增能行动,促进平台增强保税展示、进口促进、商品集散和消费提升功能;打造进口商品“全球汇”项目,持续推动国别(地区)中心建设,吸引更多长三角和大湾区的民营企业参观洽谈和开展合作。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市发展改革委、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虹桥商务区管委会、浦东新区政府、松江区政府等部门,立足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吸收各方面意见建议,聚焦发挥进博会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

再次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2023512


 

 

联系人姓名:朱茜茜                     联系电话:23110752

联系地址:世博村路300号7号楼           邮政编码:200125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