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04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7-15)

安琦、朱乃楣、邹云增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街道商业服务场所进行环境文化装饰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 对本提案的办理概述

市商务委收到提案后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了提案内容,与市精神文明办、市绿化市容局等单位就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探讨,充分听取黄浦、徐汇等重点区的建议,与愚园路、南昌路等街区管理主体、自治组织以及关注城市更新和街区设计的媒体机构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你们提案指出,欧美国家的商业场所特别是一些小店大多装饰精美雅致、具有文化氛围,上海的特色街区、特色小店等商业服务场所应更加重视美陈造景,进一步展现城市“软实力”,并就“如何在街道商业服务场所进行环境文化装饰”提出了三项针对性的建议:一是建议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市容建设等活动,增加相关要求或给予补贴,积极倡导商业场所增加文化氛围;二是建议通过示范引领、宣传优秀案例等方式积极引导经营者重视商业美陈;三是建议依托街区更新等契机,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加强对街区环境和店铺装饰的美学设计,增添街区文化氛围。

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你们的建议对于提升上海商业“温度”和城市“软实力”具有积极作用,我们联合有关部门充分采纳落实你们的建议。借此机会,你们的积极建议,以及对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

二、 提案建议的答复

海派特色街区和特色小店是承载城市记忆和情怀的宝贵财富,市商务委及相关部门你们的建议表示赞同,并将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一)关于“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市容建设等活动,增加相关要求或给予补贴,积极倡导商业场所增加文化氛围”等建议。第一,按照“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理念,本市绿化市容部门持续推进“美丽街区”建设工作,印发《城市容貌规范》《“美丽街区”建设创建导则》等相关标准规范,全力打造既“有颜值”又“有气质”的市容市貌,让更多市民群众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今年3月实施的《上海市户外招牌设置管理办法》,对招牌内容、设置位置、设计制作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规范店招店牌的设置,同时又避免沿街店铺“千店一面”的现象,通过店面文化展现城市文化、传播城市文明、提升城市商业活力。第二,结合《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本市精神文明部门根据《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操作手册(2021版)》有关要求,在商场超市等商业场所展示公益广告时,设计制作与城市景观相融合、与城市历史文化相承接、与市民接受方式和欣赏习惯相契合的公益广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风尚有机融入各类生活场景。下一步,精神文明部门将参考委员们的提案,在研究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修订上海市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小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创建工作标准,进一步细化测评要求,提高相关测评权重,并结合城区文明进步指数测评等,加强日常指导和监督考核,并积极挖掘基层好的做法予以总结推广。

(二)关于“通过示范引领、宣传优秀案例等方式积极引导经营者重视商业美陈”等建议。第一,为挖掘“后街经济”潜力,市商务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海派特色小店发展的若干意见》,包括加强规划引领、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等具体举措,为特色街区和特色小店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各区因地制宜推出具体措施,例如,徐汇区成立海派特色小店联盟,编制《漫步衡复》小店导引;黄浦区开展特色小店“星光奖”评选,推选了芦田家咖啡研习社、半舍茶社、果之润蔬果店、CASA PAGODA家具店等32家具有独特个性和文化氛围的“星光小店”等。下一步,我们将支持各区用好现有政策,积极挖掘各区特色小店,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开展广泛宣传。第二,为了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小马路和特色小店开展城市营销,去年本市举办了“上海逛马路节”,聚焦南昌路、武康路、巨鹿路、愚园路、大学路、多伦路等6条小马路、18家小店推出宣传推介和地铁打卡活动,提升了街区流量。为营造街区文化氛围,愚园路、巨鹿758、甜爱路等街区推出10场转角音乐会和街头艺人流动剧场表演;星光摄影器材城开展星光杯“马路故事”短视频征集活动、潮流有货平台推出风尚马路街拍计划,记录具有海派文化、原创设计、独特魅力的“个性小店”和人物街拍影像。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各区挖掘一批特色小店,并联合各类媒体开展小店橱窗、小店匠人等专题宣传。

(三)关于“依托街区更新等契机,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加强对街区环境和店铺装饰的美学设计,增添街区文化氛围”等建议。第一,依托“美丽街区”建设,本市推行社区规划师制度,组织制订设计方案,注重将“美丽街区”建设和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相结合,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历史底蕴和红色资源。推出一批“美丽街区”建设典范,例如: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斯文里内海派石库门风格的文化小广场,嘉定区“修旧如旧”式改造后带有江南特色的州桥老街,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黄浦区中共一大会址周边等。第二,为培育彰显城市文脉和商业文明,本市积极打造大学路、ART愚园生活美学街区、思南公馆、新天地、老码头、武康庭、老外街等20个体现工匠精神、凸显海派风情的特色商业街区,鼓励引入第三方街区“管家”,提升街区管理服务品质。例如,愚园路结合“愚园公共市集”打造,一楼集合缝纫铺、修鞋铺、修锁铺等街边小店,二楼开放精品画廊和咖啡馆,营造街区“诗和远方”;豫园商城依托文昌街改造升级,在百余米长的小街引入汉字生活馆、文昌祈福店等10余家特色文创小店,年轻消费者比例大幅提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支持各区引入市场主体整体开发、运营、管理特色主题街区,鼓励通过市场化方式统筹开展业态引导、街景打造、环境改善等工作,为海派特色小店发展提供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服务。

再次感谢你们的宝贵建议,在各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持续推动特色街区和特色小店发展,进一步体现“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理念。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能与你们保持经常联系并继续得到支持。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2021820

(此件主动公开发布)

 

 

联系人姓名:王嘉懿                联系电话:23110674

联系地址世博村路3007号楼      邮政编码:200125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